哪里的枸杞比较好?

当然首选宁夏。

枸杞,既是传统名贵中药材,又是一种营养滋补品,在我国,枸杞有着数千年的食用历史,在卫生部公布的63种药食两用的名单中,更是名列榜首。枸杞这个物种的历史竟然有可能快追上我们中华文明史的步伐了,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

就古代文献记载而言,枸杞最早见于原始社会,枸杞作为神奇果树载于《山海经》;

“又西八十里,曰小华之山,其木多荆杞......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有木焉,员叶而白树,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

据专家考证,书中的“崇吾之山”即是现在宁夏中宁县东南部的红梧山。

战国时期,在秦国境内黄河南岸,香山北麓的平原上,有一青年农夫,乳名狗子,以农耕为业,娶妻杞氏,杞氏勤而贤惠,时秦吞并六国,狗子被召戎边征战。狗子戎边归来,已是满脸须发。路见家乡正闹饥荒,田园荒芜,路人讨吃,饿殍遍地,众乡邻面带菜色。狗子甚为惶恐,不知老母与妻子现状如何,既到家,见老母发丝如银,神采奕奕,妻子面色红润,不像路人饥饿之状,甚为惊讶,谓妻曰:“路见乡邻皆饥,唯母与尔饱满,何也?”妻对曰:“蝗灾涝害,颗粒无收,吾采山间红果与母充饥,方免其饿。”其母曰:“吾若非尔媳采红果食之,命已殒矣!”邻人闻之,争相采食,谓之枸杞食。

后人发觉狗妻杞氏所采山间红果有滋阴补血、养肺健胃之功效,民间医生采之入药,改其名称枸杞子。

北宋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丝绸之路来了一帮西域商贾,傍晚在客栈住宿,见有一女子斥责一位老者。商人上前责问:“你何故这般打骂老人?”那女子道:“我训自己的孙子,与你何干?”闻者皆大吃一惊。原来,此女子已372多岁,老汉也已是九旬之人。他受责打是因为不肯遵守族规服用草药,弄得未老先衰、两眼昏花。商人惊诧之余忙向女寿星讨教高寿的秘诀?女寿星见使者一片真诚,便告诉他自己四季服用枸杞。后来枸杞传入中东和西方,被那里的人誉为东方神草。

枸杞自古以来,是中华民俗文化八大吉祥植物之一。古人云,所谓‘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民俗文化中,杞菊延年的吉祥图,画的就是菊花和枸杞。火红的枸杞就是吉祥与健康的象征。

其实,作为中国人很幸运,司空见惯的枸杞古人都给我们留下了记载和应用方法,而且有亿万人几千年的应用经验。我国历代的医学家、养生家都很重视枸杞,仅《本草纲目》载有枸杞治病强身药方就多达33条。

宁夏枸杞

枸杞原生长于我国北方的宁夏、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地,约在17世纪中叶引种到法国,后来欧洲、地中海沿岸国家,韩国以及北美洲国家也有栽培。枸杞现虽已遍布各地,但是,唯宁夏所产却盛誉久持,蜚声中外,被拥为枸杞之绝品。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枸杞“陕西极边生者……甘美异于他处者”,他指的“极边”就是现在的中宁、中卫一带。明朝嘉靖《宁夏新志》中,物产部分就有“枸杞”记载,距今438年,清朝宁夏《中卫县志》中有“宁安一带家种杞园,各省入药甘枸杞皆宁产也”的记述。又据〈朔方道志〉记载:“枸杞宁安产者佳。”《中国药典》1977年版认定宁夏枸杞为正品。从而使宁夏枸杞得已品正久袭,名压群芳。

从明朝中叶开始宁夏人工培育枸杞,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种植栽培历史了,在此之前,枸杞都是以野生形态存在的。那么宁夏枸杞好不好,怎么样?关于宁夏枸杞的介绍,宁夏枸杞养生专家就带你详细了解真正的宁夏枸杞。

现代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枸杞能显著使老年人血中老化的8项指标向年青化方向逆转,有延缓衰老和抗疲劳的作用,能提高DNA损伤后的修复能力,能显著提高人体白血球数量和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及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可使肿瘸患者不因白血球数量降低而中断放射治疗,同时,枸杞子还有增强雌性激素的作用。

宁夏枸杞通常年开花两次,夏采者称“夏果”,秋采者谓“秋果”。鲜枸杞色泽艳红,似纺锤形,状如枣核。经传统工艺加工后,成为枸杞干果。

枸杞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养生功效,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由于它温补身体的效果较强,正在患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或腹泻的人群慎食。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群一定要长期坚持吃,才能见效。同样,任何滋补品都不可过量食用。《中国药典》规定,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6—12克左右的枸杞分量较为合适。

枸杞,是宁夏回汉各族人民引以为荣的特产。在将来,宁夏枸杞之花必将开放得更加绚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