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姜简介
2英文参考Alpinia japonica[朗道汉英词典]
日本高良姜或草药[湘雅医学词典]
日本高良姜[湘雅医学词典]
3高良姜的根茎,姜属植物,中药大辞典高良姜是中药的名称,来源于《本草笔记》。[1]
3.1高良姜的别名,箭杆风,九姜连,九九龙盘[1]
3.2来源与产地:山姜根茎。姜科的。分布于中国西南、华南、浙江、福建及台湾省[1]。
3.3辛而微苦,性温[1]。
3.4功能主治温中、行气、祛风、止痛。治胃脘冷痛,泄泻,食积,腹胀,风湿关节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血瘀,月经不调[1]。
3.5山姜用法用量:煎服,3 ~ 9g或者泡酒[1]。
3.6化学成分:根茎含有佛9烯11醇(Eremophil9ene11ol)、山姜醇、山奈酚、山姜醇(H *** pinol)等[1]。
4高良姜的根茎,姜属植物,中药大辞典高良姜是中药的名称,来源于广西中草药。是《广西中医志》[1]中记载的大良姜别名。
4.1山姜别名山姜[2]
4.2来源与产地:高良姜的根茎。地点:广西[2]。
4.3辛,温[2]。
4.4功能主治:暖胃、散寒、止痛。治疗心胃气痛、胃寒及食物损伤所致的呕吐腹泻[2]。
4.5高良姜用法用量:3 ~ 9g [2]。
4.6化学成分本品所含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肉桂酸甲酯、蒎烯和桉叶素。还含有树脂、单宁等。[2].
4.7药理作用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其成分可抗消化道溃疡[2]。高良姜挥发油对皮肤和粘膜有* *作用,口服可祛风,抑制小肠过度蠕动[2]。高良姜煎剂可对抗大鼠多种溃疡,抑制肠道兴奋,抗菌[1]。
5姜科植物高良姜的根茎,全国中草药汇编高良姜5.1拼音名Shān Jiānɡ
5.2高良姜别名:箭杆风、九姜连、九龙盘、鸡爪莲【江西婺源】
5.3来源为山姜。姜科山姜属植物,根茎入药。
5.4原生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高40 ~ 60厘米。根状茎分枝,有节,嫩,红色,有纤细和稀疏的须根。茎直立,丛生。叶互生,通常排成两排,长圆形或宽披针形。5-6月开花,总状花序生于叶状茎顶端,密生锈斑。这些花是白色带红色条纹的。果实椭圆形,直径1 cm,红色,表面有密毛。有很多种子。
5.5性味辛温。
5.6功能主要用于祛风通络、理气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牙痛、胃痛。
5.7高良姜的用法用量为1 ~ 3元。
5.8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6姜科高良姜的根茎《中华本草》高良姜6.1出自《本草经注》。
6.2拼音姓名Shān Jiānɡ
6.3日本高良姜的英文名
6.4高良姜别名高良姜、姜连、姜叶淫羊藿、九龙盘、生姜七、高良姜、鸡矢藤。
6.5来源:为姜科高良姜的根茎。
拉丁动植物矿物名称:山姜。)miq。[Globba Japonica Thunb .;日本叶猴。)佐佐木】
四月采挖、清洗、干燥。
6.6多年生草本植物山姜,高3570cm。根状茎是横向和分枝的。叶通常25;近无柄至叶柄,长达2厘米;叶舌2裂,约。长2mm,短柔毛;叶片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540厘米,宽47厘米,两端渐尖,顶端稍尖,两面特别是叶下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1530cm,花序轴密被长柔毛;总苞片披针形,长约9cm,开花时脱落;小苞片非常小,早落;花通常两朵一簇,两朵花之间通常有退化小花的痕迹。花梗长约2毫米;花萼棒状,长11.2厘米,被短柔毛,顶端有3齿;花冠筒长约1cm,被微柔毛。花冠裂片呈长方形,长约1cm,被绒毛覆盖,其后的1呈口袋状。侧生退化雄蕊呈线形,长约5毫米;唇卵圆形,宽约6mm,白色有红色脉纹,先端2裂,边缘有不规则凹缺;雄蕊长度为1.21.4厘米;子房密被绒毛。果实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1.5cm,被短柔毛,成熟时略带红色,顶端有宿存的萼筒;种子呈多边形,长约5毫米,直径3毫米,有樟脑味。花期4月,结果期765438+2月。
6.7栖息地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林下阴湿处。
资源分布: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省、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和云南。
6.8栽培生物学特性,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宜选择肥沃疏松的沙土或腐殖土进行栽培。
栽培技术:4月,将老株分成几块地,每块地留34根地上茎,按50cm×40cm的行距开洞,每块地种1块地,填土浇水。
田间管理,栽后当年除草追肥3次,第23年除草4次追肥3次。肥料主要是人畜粪便。
6.9化学成分:根茎含有9(10)forsterine 11醇[δ9(10)eremophilene 11ol],9-羟基山奈酚内酯(9-9羟基松内酯)和二氢沉香呋喃(二氢沉香呋喃)。10表-γ桉油精(10表-γ桉油精* *醇)、3β,4β环氧沉香呋喃(3β,4β氧化沉香呋喃)、山姜酮、山姜醇、广藿香醇、高山过氧化物。异***蒎酮、过氧化山姜内酯、6羟基山姜内酯、花薄荷醇、山姜内酯、呋喃壬酮)A和B、α沉香呋喃、4α羟基二氢沉香呋喃、3α,4α环氧沉香呋喃(3α,4α氧化沉香呋喃)、β桉油精(βeude *** ol)、山姜氧二萜醇(h ***蒎醇)、6,9,4,6,6,6,6,6,6,6,6,6叶中含有芬香烯、1,8桉树脑、葑醇、α和β蒎烯、冰片、桃金娘烯醇和桃金娘烯醇。
6.10山姜的药理作用1。对离体胸平滑肌的作用:山姜对豚鼠小肠无影响,但大剂量时有抑制作用。高良姜对醋酸胆碱和氨基钡引起的大鼠小肠张力和紧张性收缩有部分初始抵抗作用,高良姜挥发性部位可使兔小肠轻度兴奋,继而转为明显抑制,张力、收缩频率和幅度降低。
2.抗溃疡作用:姜水汤对幽门结扎、应激和利血平大鼠实验性胃溃疡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对蚓激酶(吲哚美辛)胃溃疡无明显作用。能增加胃液和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总酸度和游离酸度,对高体胃条有短时收缩和兴奋作用,继而转为抑制,降低胃张力,对抗醋酸胆碱引起的胃收缩。
3.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高良姜水煎剂对耶尔森菌结肠炎和摩根变形杆菌的最小抑制浓度(MIC)为1/160(中度抗菌活性),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80(低杀菌活性),对福氏志贺菌的抑制和杀菌作用分别为65438。
4.给中毒小鼠高良姜25g/kg(最大体积)65438±0次,3天未观察到中毒症状和死亡。大鼠每天给予高良姜1.62g/kg的热浸泡液,连续30天。结果表明,在增加光照方面,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肝肾功能在正常范围,病理检查无特殊异常。
6.11有刺激性味道;性温度
6.12经络肺;胃经
6.13功能主要用于暖中暖;祛寒;驱风;活血。主上腹部冷痛;肺寒咳嗽;风湿痛;跌倒受伤;月经不调;疲惫和吐血
6.14山姜用法用量:煎服,36g;或者泡在酒里。外用:适量,捣实;或者把酒打碎搓一搓;或者油炸洗净。
6.15附处方1。陶弘景:腹部冷痛,做菜很有效。2.《本草纲目》:祛邪温中。有生姜治疗霍乱心寒痛的作用。3.《草木方便方》:解大毒,活血化瘀,透筋骨。治风湿和四肢麻木,水煎服;顽固性中风,煎服洗。4.《峨眉药用植物》:治无名肿毒。5.贵阳民间草药:根及叶:温肺散寒止咳。6.《四川中医》:根茎:治劳损吐血,跌打血瘀,月经不调。
6.16各种博览会1。《本草》:高良姜根苗大如姜,臭如樟木。2.《本草》:山姜,茎、叶均为姜叶,根难吃,与豆蔻花混淆,有微耳。花生叶间,穗如麦粒,嫩红。3.《纲要》:山姜,生于南方。叶子像姜,开红花,很刺鼻;孩子像草豆蔻,根是杜理科若和高良姜。今天的人跟儿子装成砂仁豆蔻,但是气很凶。
6.17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