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中华医学会开展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赋予的重要任务。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主要包括标准制定、标准普及和组织建设的完善。
积极开展标准的制定和发布工作。
一是制定发布了446项标准,初步建立了中医临床标准体系。学会先后制修订了《中医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临床技术操作规程》、《中医术语》等一系列中医标准,发布了《内、外科、妇科、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糖尿病防治指南》等446项标准,审议通过了《中医四诊操作规程》等60项标准。正在制定《中医临床科室技术操作规范》等98项标准,初步建立了《临床诊疗技术规范》、《医疗保健技术规范》、《护理操作技术规范》3项标准体系。
二是建立了广泛而权威的标准起草团队。以最近发布的《常见病诊疗指南》系列为例。参与制定的专家均为该领域的国家级专家,覆盖北京、广西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家三甲医院、高校和中医药科研院所,涵盖229个病种。
三是制定规范的工作程序。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程序,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实践,该所制定了申报、立项、起草、征求意见、修订、论证、评审、上报、终审、出版、推广、实施等步骤。同时聘请专家全程指导监督。
四是采用了该领域国际科学先进的标准研究和制定方法。
全面推进标准的宣传、推广和实施。
目前,该学会制定的标准已通过报刊、科普、培训和“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医药行业标准化网络服务平台”在国内外推广、普及和应用。
完善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
制定了《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和《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规则》,成立了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医研究院作为秘书处承担单位,建立了标准化网络服务平台和标准化专家库。目前,专家总数达到90人,举办了标准化培训班和经验交流会,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提供了制度、机构、人才队伍和网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