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精华:温热止呕:小豆蔻的功效与应用

砂仁是姜科植物阳春砂的干燥成熟果实。气味辛辣,可入药,也可做调料。主产于越南、泰国等地,我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也有栽培。当果实黄绿色、热而不裂时,采收并晾干。使用时,去皮,甚至破皮生吃。

一、豆蔻的功效:

豆蔻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效可以祛湿,行气,止呕,开胃,促进消化。其温止呕作用与砂仁相似,但力度较弱,实用性不如砂仁。

常用于治疗湿滞气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湿温发作、胸闷胃寒、呕吐等症。

名著摘要:

《别录》:“温,腹痛,呕吐,去口臭。”

《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呕,反胃,消谷降气。”

《本草宣彤》:“豆蔻,其功皆在芳香之气。一旦被炸,会降低技能;即入汤,但细磨时,以沸点取之,尤妙。”

《本草纲目》:“治寒性疟疾,呕吐泄泻,噎膈恶心,饱胀吐酸,积痰,妇邪反抗,祛寒湿,解郁破气,杀鱼毒。”

《玉蜀黍药解》:“砂仁豆蔻能清肺和胃,能驱郁化浊,治恶心呕吐极为有效。咀嚼清凉,内心压抑烦躁,要适时提神。抓住秋金的精神,古人称之为热,甚至不是。”

《本草纲目》:“三焦通俗,温补脾胃,为肺之药。祛除气滞,消除酒积,祛寒湿,消食消肿。治脾虚疟,寒腹痛,呕吐恶心,日目白赤筋。”

二、豆蔻的配伍与应用:

1.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气滞证。豆蔻性温,味香,能祛湿行气。其力似砂仁,但力稍弱。治湿阻气滞、脾胃不和、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常与厚朴、苍术、陈皮等药同用。如与黄芪、白术、人参等配伍。,是豆蔻丸。

砂仁豆蔻性温燥温和,也可用于治疗湿温初起胸闷、饥饿、舌苔腻等症。常与薏苡仁、杏仁、滑石、竹叶配伍,即三仁汤。

若治湿热较好,常与黄芩、滑石、茯苓皮、通草等配伍。

2.用于胃寒呕吐。豆蔻有温中止呕的功效,擅长治疗胃寒引起的呕吐。可单用研末服用,常与藿香、半夏、生姜等药合用止呕。

治小儿胃寒呕吐,可将砂仁、甘草与砂仁混合研成细粉,常拌入口中。

三、豆蔻的用法用量:

豆蔻常被用作汤剂、丸粉和烹饪调料。汤剂用量为几克到十几克。

其气味清香,宜煎服后服。

四、豆蔻的应用注意事项:

豆蔻辛温,阴虚血燥者慎用。

王昂燕:“肺胃火、气虚者忌用。”

~

——20年9月3日下午中医实战笔记。

#中医实用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