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法[“镜像反射法”]
一、“镜面反射法”的背景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学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成为反思的对象,教学中的任何困惑思维都可以成为教学智慧成长的源泉,不断寻找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可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但以往的教研活动课一般都是在上午的第一节或第二节课。为了不影响教学,评课一般在放学后进行,不能趁热打铁。一段时间后,老师对这个教研课的印象就没有那么清晰深刻了,所以对这个课的评价也比较简单,不全面。而且农村学校的老师因为上课忙,经常会出现教学和上课的矛盾。有时候,为了教书,他们不得不放弃上课的机会,放弃自己的观点。更重要的是,上课的老师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教学,完全忘了自己,所以对自己的课堂表现不太了解,尤其是一些习惯性的动作和表情,是自己不自觉发生的,却查不出来。评课的老师认为这是小事,没有指出来。俗话说: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同样,我们认为最好的老师是我们自己。毕竟我们自己最了解自己,那么如何才能让老师充分了解自己的课,从而进行反思和调整呢?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受到人们通常在每天起床后照镜子,看看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洁漂亮的生活方式的启发。我们想到用摄像机拍摄整个教研课,评课时回放视频,让不能上课的老师也能看视频课,参与评课学习,然后把视频刻成光盘,积累资源,让老师在看光盘时像“照镜子”一样了解自己的班级,从而反思和调整。我们把这种校本教研模式称为“镜像反射法”。
二、“镜面反射法”的操作方法
“镜面反射法”的基本操作程序和方法是:
(1)树镜。“建立一面镜子”意味着教师展示他们最成功的课程。我们要求:每个学期,每个老师都要开两次以上自己的公开课。我们记录了老师支起镜子的全过程。“公开课-课堂录像-光盘刻录”三个程序的完成,标志着课堂教学镜像的建立。学校和老师自己设置的课堂教学镜子,为学校的课堂教学积累了很多资源。
(2)照镜子。课堂教学光盘刻录后,教师通过反复观看自己的光盘,写出“课堂教学记录”,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教师在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的过程中,主要评价两个方面:一是“精彩片段反思”,发现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并发扬光大;二是“弊端反思”,找出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努力改正。在反思的过程中,优缺点也变得很有针对性。
(3)借镜子。学校将教师课堂教学的光盘存档。当老师需要继续学习老师的某个教学设计,或者老师需要做理论总结的时候,可以向学校借别人的课堂教学光盘。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借镜”。目前已积累教师教学光盘,除教师本人外,其他教师出借光盘不少,其中16光盘各出借5次以上。
(4)美化镜子。不可否认,每个班级的教师不仅有其成功之处,也需要改进。对于这些已经形成* * *资源的课堂教学光盘,我们进行了最后一道工序:美化镜子。在美化镜子的时候,不可能修改课堂教学光盘,所以我们采用文字补充的形式: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我们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要形成公认的教学知识,并通过材料记录下来。
三、“镜面反射法”的特点和作用
(一)我们创建了“镜像反射法”教研模式,这是在反思传统“听课—评课”的基础上的一项改革措施。
⑴“镜像反射法”以“个人反射”为主体。然而,传统的“听课-评课”缺乏“个人反思”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同伴的“好”和“坏”的评价,对教师的专业提升作用有限。
⑵“镜像反射法”以直观的特点记录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完整细节过程,为细节过程评价创造了便利条件。传统的“听课-评课”缺乏细节流程的再现。因为课堂材料转化为文字信息,通过老师的课堂笔记来实现,这就造成了细节流的流失。然而,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没有详细的评价过程,往往没有详细而深入的解读。
⑶“镜像反射法”以音像的方式记录教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课堂教学表现。老师只要打开音视频资料,前后对比,就能准确掌握进度。传统的“听课-评课”缺乏完整的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老师上完一节课,老师给点评。第二节课及后续课在第一节课的基础上有哪些进步?传统的“听课-评课”很难做出恰当的评价,教师也很难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形成递进式的历史数据对比。
(2)通过“镜面反射法”的实践,在教学和研究方面有了四个突破:
(1)教研有密度。“教”与“研”一直是学校管理中的一对矛盾。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给教师的教学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前学校在安排教研活动时,总是要考虑是否与老师的教学有矛盾,所以不得不减少教研量。“镜像反射法”教研活动一实施,老师们就自己准备。只要上课时通知摄像老师,他们两个就可以开始前期的调研活动了。一个学期开设了40多门以“镜面反射法”为主题的教研课程,比以往同期增加了一倍。
(2)拓宽了教学和研究领域。“个体参与”和“部分参与”一直是学校教研的难题。我们开展“镜子反思”,要求每一位老师都要“立起自己的镜子”,每一位老师都要参与“照镜子”,让教研成为所有老师的活动。
⑶教研有梯度。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水平,可以分为成长型、成熟型、模仿型和转向型。教龄短、课堂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以成长为导向,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定期拍照,以便课后提供直观的面对面辅导,促进其快速成长。教学经验长、课堂教学有特色的中青年教师比较成熟,所以不定期拍摄他们的课堂教学,把他们的课作为示范课,供其他教师借鉴,促进教师发展。年纪大的老师都是模仿者,因为年纪大了,课堂模式老了,基本固定了,很难接受新的理论。所以要求他们上模仿课,按照自己的要求拍摄课堂,课后用镜像反馈来考察自己对课堂教学的模仿程度,慢慢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思路和方法。每年从中学分流的老师都是转向型的。由于长期从事初中教育教学工作,刚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时有很多不适应。一段时间,方便他们和别人一起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过程。二是便于学习和与人交流,从而调整教学方法。从逐渐适应到完全适应。
(4)教研深化。一是在“镜像反思法”中,吸收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循环讨论”、“专题讨论”等一些新的校本教研方式,把单一的教研活动变成了综合性的教研活动。二是巧妙地启动了教师成长档案的建设,纸质的教师成长档案变成了音像的成长档案,是教师成长档案建设的新突破。第三,促进教师自觉的自我成长。“镜像反射法”会让教师发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学习,进一步激励自己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比如教完ao,ou,iu,老师就这样反思: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方面做得很好,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生合作中的小组合作,同桌合作,注重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他设计了一个小老师读写顺口溜记忆。但是有点偏向优生学,更应该注重全面性和实用性。比如让学生找出同学名字中还有哪些元音包含今天的学习。
这就是“镜像反射法”,我们将继续开展和研究,使之更加完善,成为我们改进课堂教学的有力手段。
(编辑:贾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