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能排进河北前三吗?
阅读技巧
夜晚的黄骅港。戴绍志摄
临海的沧州,正在谋划沿海开发的新突破。
在日前结束的沧州市两会上,该市提出,坚持京津和沿海“两张牌”,进一步把靠近京津、环渤海的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推动沿海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抓住“一带一路”建设和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机遇,着力进一步扩大渤海新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大力推进港口国际化和产业集群化。沧州沿海开发建设的新浪潮正在兴起。
黄骅港综合港区集装箱码头。戴绍志摄
黄骅港寻求建设综合性国际贸易港口。
4月10日,装载20.6万吨铁矿石的货船“豫光”号沿20万吨级航道顺利驶入黄骅港综合港区,顺利靠泊20万吨级矿石码头1泊位。
这标志着黄骅港20万吨级航道实现满负荷常态化,正式迈入20万吨级港口行列,为黄骅港成为国际化港口奠定了坚实基础。
沿海优势是沧州最大的优势,沿海开发也被列为沧州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今年沧州两会上,时任沧州代市长的梅世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推进协同发展和沿海突破,将京津冀环渤海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事实上,沧州沿海开发取得了新的进展。20万吨级航道、20万吨级矿石码头、汉黄铁路建成投入使用。黄骅港扩大开放获国务院批准,综合保税区一期基本建成。开通“黄馨欧洲”国际物流班列和直飞东南亚航线,启动与天津港的全方位合作。2016年,港口吞吐量2.4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01.5千标箱,居全国主要沿海港口之首,成为全国第一大能源港。
沿海开发如何取得新突破?沧州渤海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国栋代表说,根据沧州的发展规划,黄骅港要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提升作业能力,由集疏港向综合港转变,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贸易综合港。
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也做出了明确部署。今年港口建设方面,黄骅港力争顺利开工建设19个专用码头,总投资26543.8+08亿元,年吞吐量3亿吨,集装箱6543.8+0万标箱,力促国家批准设立黄骅港综合保税区。
沧州港航局局长于金义认为,港口建设也要顺应津冀港口协同发展的大趋势,充分发挥黄骅港在河北中南部最近出海口的地理优势,实施错位发展战略,进一步释放黄骅港在中国北方能源、原材料等大宗货物运输中的作用。
港口的发展将带动渤海新区产业与城市的联动,引领沿海经济增长的格局正在形成,新一轮沿海开发建设浪潮正在兴起。
围绕临港产业发展,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构建以石油化工、冶金装备、港口物流等传统产业为基础,以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支撑的临港产业体系。
关于港城联动,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抓好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建设港城联动、产城融合的现代化滨海新城。
陆海统筹,港腹联动
“如果石横仓港城际铁路开通,石家庄到沧州只需要1小时。”在沧州参加两会的代表告诉记者,根据国家发改委批复的《京津冀城际铁路网规划》,石横仓港城际等项目将于今年开工建设。
据介绍,石横仓港城际建成后,沧州港至石家庄的通勤时间将由目前的3小时缩短至1小时,石家庄、邢台、衡水三市将连成一体,沧州的海港与内陆腹地联系将更加紧密。
黄骅港位于渤海湾的穹丘上,是中国中西部最便捷的海港。其腹地广阔,涵盖京津冀、河北中南部、晋陕鲁豫蒙等广大地区。
按照沧州市的思路,沿海龙头渤海新区的崛起,不仅可以带动沧州的城市发展,还可以促进腹地的协调发展。
如果说港口是龙头,公路和铁路就是立体交通枢纽的大动脉,连接着广阔的腹地空间。
对此,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将重点实施环渤海城际铁路、宝仓、坝上、金城仓、邯钢、曲刚、京沪北延、仁德高速等项目,努力把沧州建设成为“轨道上的京津冀”重要枢纽,实现“后高铁时代”的跨越。
“沿海地区率先突破,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拓展腹地,整合联通。”梅世通表示,未来沧州要加强与腹地沿线城市、大企业、大集团的战略合作,加快“内陆港”和物流基地建设,拓展以集装箱为重点的海铁联运和多式联运。
民建沧州市委副主委齐建议,沧州应依托承东启西、港腹相连的优势,加快物流业发展。
他建议,依托黄骅港,推进跨区域陆海联运体系和跨区域公铁联运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节点布局,在中心城区、渤海新区、肃宁县规划建设一批物流枢纽工程,在燕山、孟村建设一批大型货场,在黄骅、泊头、任丘、河间、新华区等港口建设一批联运中转站等转运设施,构建覆盖城乡的便捷高效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顺畅衔接和高效换乘。
今天对于沧州来说,最强的腹地是京津冀。
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对接京津、区域一体化,瞄准中关村、科研院所、高校,全面对接京津创新资源,加快“京津孵化、沧州转型”。
同时,要把靠近天津的优势与促进同城发展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津冀(沧州)产业转移升级示范区建设,推动渤海新区纳入天津自贸区延伸区,探索与天津合作互动发展新模式,最大限度发挥一体化和城镇化效应。
“我们将努力把渤海新区打造成京津冀走出去的新支点。”张国栋表示,今年,渤海新区将在抓好“黄渝新欧”国际班列的同时,加强与内陆腹地港口的合作,增强港腹联动效应。
打造全省“一带一路”的重要战略门户
沧州市委书记杨辉提出,沧州特别是渤海新区、黄骅市今年要在沿海开放上有大动作,牢固树立沿海意识、港口城市意识,充分发挥沿海、港口、陆地的独特优势,扩大面向全国、面向全球的开放,进一步做大做强沿海经济。
对于沧州来说,打造沿海经济龙头,不能仅仅着眼于渤海新区港口城市的发展,而是要借助这一龙头,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杨辉说,国家大力推进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沧州加快沿海开放发展带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沧州要牢牢抓住这些机遇,充分发挥沿海港口优势,以开放的心态和开阔的视野,着力开发建设渤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2016年,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正式量产,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园71企业签约入驻,开创异地监管新模式;与天津滨海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津冀(沧州)产业转移升级示范区成功启动;高新区珍珠商贸城成为北京“动批”、“大红门”、“八里桥”批发市场的搬迁地。
沧州开放发展的下一个重点是什么?
对此,沧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瞄准京津与放眼世界结合起来,坚持对内对外开放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把沧州开放的大门开得更大。
记者了解到,去年6月,黄骅港成为环渤海港口中首家开通新疆至欧洲国际集装箱班列的港口。国际集装箱班列的开通,加强了河北与中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也为黄骅港向西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空间。
沧州市交通部门代表介绍,目前,黄骅港-新疆-卢森堡、黄骅港-新疆-莫斯科、黄骅港-宁夏-中亚班列、黄骅港-韩国釜山、黄骅港-柬埔寨、越南国际集装箱航线也在积极规划中,国际班列和国际航线的互联互通将促进一带一路的有效对接。
日前,《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城乡总体规划》(2016-2030)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复,规划提出,推进沧州渤海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打造全省“一带一路”重要战略门户。
沧州市追求沿海突破,也对渤海新区提出了新的要求。该市提出,渤海新区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环渤海和东北亚的合作发展。加快中欧工业园建设,将其打造成我省与中东欧国家合作发展的示范区。大力开辟国际班列和国际航线,拓展加密国际贸易通道,增强“向东向西”的辐射带动能力。
为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市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瞄准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大财团和行业知名专家,加强交流对接,推进战略合作,力争洽谈引进大企业、大项目100个。
“今年是渤海新区成立十周年。肩负重任的渤海新区从未停止奋进。”张国栋说,今年前两个月,新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特别是京津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渤海新区15招商团队主动出击,短短20天联系418企业,签约项目5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