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聚糖和淀粉有什么区别?

答:楼上说的其实不正确。葡聚糖不是单糖而是寡糖,葡萄糖是单糖。右旋糖酐按单糖-葡萄糖单元数分为右旋糖酐65438+百万、右旋糖酐140000、右旋糖酐20000等系列聚合物。

淀粉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分子量比较大,淀粉是由上百个葡萄糖分子凝聚而成。水解后可以产生葡萄糖。淀粉是一种白色粉末,广泛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块根和地下茎中。它不溶于冷水和有机溶剂。在水中加热,可部分溶解、溶胀、糊化成胶体溶液,极难过滤。因此,在提取含淀粉的中草药时,最好使用乙醇作为溶剂,或者在水提取液中加入乙醇沉淀除去。

淀粉由约80%的树胶淀粉(支链淀粉,在热水中呈粘性,在碘溶液中呈紫色)和约20%的糖淀粉(直链淀粉,可溶于水,在碘溶液中呈蓝色)组成。

湖水遇碘变成蓝紫色,加热后消失,冷却后重新出现。这个性质可以用来鉴别淀粉的存在。一般来说,淀粉没有特殊的医疗作用,但被广泛用作制造葡萄糖的原料,也可用作润滑剂、保护剂、吸附剂和赋形剂。常用的淀粉有玉米淀粉和红薯淀粉。

(1)单糖:单糖的化学通式为(CH2O)n,为多羟基醛或酮。绝大多数天然存在的单糖是n = 5 ~ 7,即五糖(L-阿拉伯糖、D-木糖等。)、六糖(D-葡萄糖、D-果糖、D-甘露糖等。)和七糖(景天属)。单糖多为结晶,味甘,易溶于水,溶于稀醇,不溶于高浓度乙醇,不溶于乙醚、苯、氯仿等极性较低的有机溶剂。它具有旋光性和还原性。

(2)低聚糖:(低聚糖)由2-9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但目前仅发现2-5种单糖寡糖,分别称为二糖或二糖(蔗糖和麦芽糖)、三糖(甘露糖三糖和龙胆三糖)和四糖。(水苏糖)、五糖(毛茛)等。

寡糖具有与单糖相似的性质:结晶,味甜,溶于水,不溶或不溶于有机溶剂。有些是可还原的,如麦芽糖、乳糖、甘露糖三糖,有些是不可还原的,如蔗糖和龙胆三糖。

(3)多糖:(多糖)由10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大部分为无定形化合物,分子量大,无甜味和还原性,不溶于水,有的遇水加热可形成糊状或胶体溶液。不溶于有机溶剂。水解后,生成单糖或寡糖。可能具有旋光性和还原性。淀粉、菊粉、树胶、粘液和纤维素是中草药中最常见的多糖。

2.Lnulin,也称为菊花淀粉,是由大多数果糖分子聚合而成。分子量比淀粉小,5000左右。广泛分布于菊科植物中。菊粉是一种颗粒状晶体,溶于热水,微溶或不溶于冷水和有机溶剂。遇碘不显色。没有营养价值。可以作为鉴别的特征之一。

3.树胶是从受伤的植物获得的。伤口渗出的粘稠液体在空气中逐渐干燥成固体。豆科、蔷薇科、悬铃木等科的许多植物都能产生树胶,如桃胶、阿拉伯胶、黄蓍胶等。

树胶是大分子化合物的混合物,化学结构与多糖相似,但含有羧基,多与钾、钙、镁结合成盐,水解后产生单糖和糖醛酸。胶质能在水中溶胀形成胶体溶液,不溶于有机溶剂,能与醋酸铅或碱性醋酸铅溶液沉淀。除了阿拉伯胶、黄芪胶等少数树胶在医学上作为辅料和混悬剂使用外,大部分树胶都被视为无效成分,在制剂过程中被去除。

4.粘液:粘液多存在于植物的粘液细胞中,是正常的生理产物。它的化学成分类似于树胶。提取的胶浆多为无定形固体,能在热水中溶胀形成胶体溶液,不溶于有机溶剂。可用醋酸铅溶液沉淀,在粘液水溶液中加入乙醇即可沉淀。这种特性可以用来提取或去除中草药中的粘液。含粘液较多的中草药有琼脂、白芨、车前子等。除了少数中草药中含有具有医疗作用的粘液(如白芨粘液具有止血作用)外,大部分粘液在制药中作为润滑剂、悬浮剂或杂质被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