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阻中药
人依靠肺部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从而实现气体交换。
肺很娇气,一不舒服就咳嗽。天气太热、太冷、太干又太湿。太干会干咳出血;太湿了,会咳嗽,会生痰。
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津液,稍微运化到肺,再通过肺散布到全身。如果肺里的阳气不足,理气解郁的功能出现了问题,那么饮水就很容易停止在肺里的积聚。如果不及时排出,饮水会被精制成痰液,堵塞肺部,影响呼吸,堵塞肺部的气体并与痰液结合,进一步影响肺的功能。
这种情况下需要温补胸阳,宣肺化痰。
一种瓜蒌薤白白酒汤,由瓜蒌和薤白制成。由白葡萄酒制成。
具有通阳散结、行气化痰的作用。
栝楼是开胸行气化痰的中药。平时痰多者,常加瓜蒌。
薤白是一种辛温的中药,能疏通胸阳,降气散结。
再加上白酒的刺鼻味道,有助于宣传阳气在胸中的作用。
古代用一升多的白酒煮栝楼和薤白,直到200毫升左右。在现代,我们用水煎,加适量的酒。
需要指出的是,瓜蒌薤白的汤液出自东汉张仲景。那时候还没有纯净透明的白酒,所以当时说的白酒就是米酒或者黄酒。
胸阳虚弱,胸中痰气交杂,会出现胸闷、胸痛、腰痛、咳嗽、咳痰、呼吸不畅、喘息、气短等症状。
瓜蒌大蒜白酒汤短期使用,倾向于治标,不宜长期食用。用于症状明显时,清胸阳,化痰。
一般呼吸困难和胸痛的病程比较长。
胸阳长期压抑,津液无法分布,五脏六腑得不到充分的滋养,五脏六腑的功能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胸阳不足的情况下,脾阳和肾阳一般受损。
比如吃不下饭,没胃口,吃凉了拉肚子,就需要兼顾脾阳,可以加干姜、茯苓、陈皮、白术等中药健脾暖胃。
如全身怕冷,腰膝酸软,五更腹泻,则需兼顾肾阳,可加入熟地黄、肉桂、附子、牛膝、杜仲等中药,同温补肝肾。
若胸中阳气明显不足,咳嗽无力,胸背冷痛,可加桂枝、厚朴、枳实,加强温阳行气。
如果肺部痰多,半夏、贝母、桔梗等。可以加入以帮助排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