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名的人叫谭

1,谭嗣同

谭嗣同(1865年3月10 —1898年9月28日),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他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在家乡湖南倡导创办时事学院和南学研究所,并主办《湖南日报》。他还主张开矿,修建铁路,推动政治改革,推行新政。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他年仅33岁,是“戊戌六君子”之一。?

谭嗣同不仅阅读经典,而且足迹遍布南北各省,并踏足新疆和台湾省。在游历中,他爱祖国大好河山而忘返,对列强蹂躏奴役人民的灾难深感痛心。

面对满目疮痍、日薄西山的中华民族,他苦苦寻找救亡图存的良方,最终从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理论中找到了改造和加强的途径,形成了维新变法思想。

这种思想从中法战争萌芽到中日甲午战争迅速发展。甲午战争后,中国国力衰弱,他在浏阳创办了一个社团。

2.谭伦

谭纶(1520 —1577),字,二化号,汉族,江油人,江西宜黄县谭芳人。明代抗日名将,杰出的军事家、戏剧家,还有戚继光、和李,与戚继光并称“谭与齐”。

嘉靖二十九年(1551),谭纶被任命为台州知府,为的是抵御入侵沿海的日寇。谭纶在嘉靖三十六年(1557)招募了数千名当地项勇,训练并打败了日军。

次年,数万倭寇再扰台州,谭纶率死战,三战三胜,军力大振。

嘉靖四十二年(1563)任福建巡抚,剿灭福建之敌,收复兴化。隆庆二年(1568),出任冀辽总督,负责京畿防务。从居庸关到山海关,修筑防御平台3000座,加强东北防御。

史称“兵隔三十年,数前二万一千五百功德,奇也,一时干城。”明神宗即位后,被提升为兵部尚书,太子的俸禄也少了。

万历五年(1577),谭纶去世,享年58岁。

太保太子谥号“向敏”。谭纶热爱戏曲,推动了海晏戏和益阳戏的融合,形成了一支重要的戏剧力量“宜黄戏”。著有20部军事著作《说事含器》。

3.谭颜楷

谭(1880 -1930),湖南茶陵人,中国国民政府主席,第一任行政院院长。

他出生于188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是1904的学者。二十八岁被授予翰林院编修,后来又与时俱进,支持宪政。

1911年赞成革命,追随孙中山,后与汪精卫合作,与蒋介石结盟,直至去世。并广交朋友,有“药中甘草”的美誉;他能指挥军队,带领过许多探险队。他被称为“翰林将军”。

擅长书法,是民国第一人。他写了《祖璧诗》、《词位曹氏诗》、《祖璧诗》等。

4.谭平山

谭平山(1886-1956),又名谭、谭、谭品三,广东才子。1909在两广及广东优秀师范学校学习期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开始投身于反清政府的宣传活动。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成为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24 65438+10月,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谭平山当选为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组织部部长。

5.谭仙

谭仙(1832 ~ 1901)是现代诗人、学者。原名廷贤,一是贡纶,又字钟秀,号、半厂、(亦作)人,山桑环、飞剑斋、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

谭仙的词,内容多表现文人之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含蓄。但是,词很美,可以背,尤其是诗。他是唐宓计雷的作者,包括文章,诗歌,文字和日记。

此外,还有诗集续、文续、日记补。《唐宓词》收录了104个词。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谭嗣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谭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谭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谭颜楷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谭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