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豆蔻的温性能散寒,调理脾胃。
草豆蔻辛温,归肺经、脾经、胃经。草豆蔻具有祛湿、温中、开胃消食的功效。草豆蔻主要用于治疗湿浊,疏于饮食,湿温初起,胸闷,饥饿,寒湿呕吐,胸腹胀痛,消化不良。
65438+上面是细粉,加小米的药丸大如麻点。每次吃五七粒,一直喝米饭。(《历史的广场》豆蔻丸)
2、草豆蔻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饱胀,腹痛:草豆蔻肉82,姜(及皮切成片)1片,甘草42片(捣碎)。将三味药混合入银器,将药在水中浸泡三指,文火煨至水尽,取出,焙干,杵到底。每次取费的时候,把汤煮了再取。岳夏把它煎了一下,作为冷汤端了上来。
3、豆蔻香口臭:豆蔻,细辛,为末。
4、砂仁豆蔻不能治呕吐胃气:豆蔻籽七粒(碎),生姜五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焙)。带两件温度不同的衣服,就像走了五六里路。避免海藻和莼菜。
5.草豆蔻可治久治不愈的旧疟,山岚瘴气,还治脾寒:草豆蔻、肉豆蔻各两(用面粉煮熟,一生煮一次),厚朴方圆两寸(半姜半生),甘草中指大(半生半烤),姜枣两块(一起用)。分两大剂,临产前黎明服用,一升水煎八次,早上放,然后温服,留给我再煎。
6、草豆蔻治寒痰呕吐,胸痹不利:草豆蔻(去皮)、半夏(洗净汤滑,切,焙)各半,橘皮(泡汤至白,焙)三分。上三味,粗筛。每次服毕,一灯水,加五片姜,煎至七分,以暖目,不分时辰。
7、砂仁治霍乱,心烦口渴,吐不出:砂仁(去皮)一分,黄连(去掉)一两。两种口味上桌,粗筛。每次痹肿,一灯水,黑豆50片,生姜3片熬至七分,然后我服温三天。
8.草豆蔻能治食欲不振、食之无味、泻于脾,还治酒后腹泻、心神不爽、食欲不振:草豆蔻半片(每面用文火包好,面呈褐色,可做面条),甘草(炒)一两片,肉桂(去皮)一两片,陈皮(变白)一两片,生姜一两片。五味同精粉。每拿一块半,就在老米里拿最后一块钱,一灯水,两个枣子,炒七分。把它加热,然后我会油炸它。
9.草豆蔻用于气滞胸闷。可与厚朴、枳壳同用。
10.草豆蔻治寒湿证:草豆蔻芳香温燥,久燥,湿浊,温中散寒,行气消胀。所以脾胃寒湿,适合气机不畅者。常与干姜、厚朴、陈皮配伍,如厚朴温中汤。
11.砂仁可用于治疗小儿胃寒吐奶。可与砂仁、阳春砂、甘草混合研成细粉,常渗入口中。
12.草豆蔻可治寒湿呕吐:草豆蔻能温中散寒,减少不良反应,止呕。常与肉桂、高良姜、陈皮等草药同用,以止同温呕吐,如草豆蔻粉。
综上所述,其实草豆蔻的用途很多,男女老少都同样适用。但是在用药过程中,遵医嘱盲目用药是最大的禁忌,虽然中草药的副作用不是很大。但是药物有三种毒性,乱用药只会影响自身健康,甚至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切记不要盲目用药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