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山橙的功效与作用

山橙

(《求原本草》)

异名曲头鸡(求本草原),山兄(岭南采药录)。

来源是夹竹桃科植物山橙的果实。

植物形态山橙,又名:藤。

高大的木质藤本植物,除了花序稍有毛外全部光秃秃的。叶对生,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稍披针形,长5 ~ 8厘米,两端渐尖;叶柄长6 ~ 12毫米。花洁白芳香,为顶生聚伞花序;叶柄短;花萼长约3毫米,被微柔毛,裂片圆形,钝,边缘膜质;花冠筒长10 ~ 12 mm,被粉毛覆盖,裂片约为筒长的1/2或1/3,基部狭窄,上部呈镰刀状向一侧扩张,内表面或扩张边缘有两个不规则的齿;喉鳞长约2 mm,中部组合成杯状体,裂纹5 ~ 10;雄蕊短,不超过花冠;子房2室。浆果呈球形,直径5 ~ 6厘米,成熟时橙红色。五月开花。

生于丘陵地和山谷森林,攀于石壁之上。分布在广东、广西等地。

秋天的水果成熟时收集,在太阳下晒干。

浆果干呈球形,直径3.5 ~ 6厘米,外观橙红色,有暗褐色斑纹和光泽,常有宿萼。果皮坚韧,果肉海绵状,白色和棕色混合,2细胞,多数种子嵌入果肉。种子扁圆形,长约5毫米,褐色至暗褐色,表面密被斜孔;果仁黄色,富含油脂。最好是大的、橙红色的、干的。

产于广东。

苦、平、微毒。

①求本草原:“苦甘,平。”

②广东中医:“苦,平,毒性小。”

功能:主要用于行气止痛、除湿杀虫。治疗胃痛、膈病、疝气、淋巴结核、皮肤热、湿癣和疥疮。

(1)《本草求原》:“滋阴清热,积气止痛,功同罗汉果。”它的壳洗去皮肤的血热毒素,擦在癣疥上。"

②植物名称及事实考证:“治膈病,煎其皮饮之。”

③《岭南本草集录》:“治小肠疝气,与猪精同服。”

④广东中医:“行气止痛。治胃气痛,胸膈胀满,淋巴结核。”

内服用法用量:煎服,1 ~ 2片。外用:水煎服或研末敷用。

提醒:山橙中的这种中草药来自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