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在鱼病防治方面有什么优势?

中草药在防治鱼病方面具有以下优势:

(1)具有个体和群体防控双重功能,有利于水产动物的健康养殖。中草药具有低残留、无污染、毒副作用小、药效长、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点。因此,应用中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不仅解决了化学药物和抗生素产生抗药性的问题,也符合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和生产绿色水产品的需要。而且中草药可以改善饲料的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促进水产动物的防治,还可以促进养殖动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2)降低养殖成本,防病效果显著。中草药具有药源广、取材方便、疗效特殊的特点,能有效降低养殖成本,甚至对一些用化学药物和抗生素无效的病毒性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中草药具有多样化的药理作用。中草药具有抗病原体、调节免疫功能、诱导干扰素、抗细菌毒素、促进生长的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①具有营养药理作用:中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糖类、脂肪、淀粉、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因此,中草药防治鱼病是原药材药用和营养价值的有机结合。虽然有些含量低,甚至微量,但能起到一定的营养作用。有些中草药还具有诱食、消食、健胃的作用。

②能促进水生动物的免疫力:水生动物有比较完善的免疫功能,主要功能是免疫防御和自我稳定。鱼用中草药是通过影响养殖动物的免疫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有些中草药能增强免疫力,中草药中的生物碱、黄酮类、香豆素类等能抑制或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如苦豆子含有生物碱,可增强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刺激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黄芪、五加皮、党参、商陆、当归、大蒜素、人参等。富含多糖、有机酸、生物碱、苷类、挥发油等。,都可以增强免疫力。且无西药免疫预防,对动物组织有交叉反应等副作用。

③激素样作用:中草药本身不是激素,但能起到与激素相似的作用,并能减轻或预防和消除外源激素的毒副作用,因此被认为具有比激素更好的激素样作用。如人参、冬虫夏草等,有雄激素样作用。

④抗应激和“适应原”样作用:某些中草药能增强动物机体对各种外界(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有害刺激的防御能力,恢复紊乱的功能。如柴胡、黄芩等。具有抗热应激的作用,而刺五加、人参、黄芪等。能使身体调整生理机能,增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

⑤具有抗菌作用:中草药中含有生物碱、多糖、苷类、有机酸、挥发油等,能影响和调节动物的免疫功能。有些中草药还具有清除和抑制自由基生成,提高自由基酶活性的作用。同时,它们还具有非特异性病原微生物的功能,因此可以直接杀菌、抑菌、抗病毒、抗原虫。据悉,常用的200多种中草药具有杀菌抑菌作用;能抗真菌的有10多种;有20多种可以杀死和击退原生动物。如板蓝根、大青叶、黄连等。具有增加动物细胞分泌干扰素、增加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强白细胞的作用,从而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大黄中的大黄酸和大黄素具有良好的抗菌收敛作用,增加血小板,促进凝血;大蒜中的大蒜素具有抗菌止痢的作用;苦参含苦参碱,菖蒲根茎含鞣质和菖蒲苷,均有抑制真菌的作用;楝树种子的主要成分川楝素,能麻醉原虫并将其赶走;槟榔中含有槟榔碱,可使绦虫引起弛缓性麻痹;南瓜仁中含有脲酶,对绦虫、血吸虫、蛔虫、蛲虫有麻痹作用。

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物种资源考察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