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古文字?
中国四大古文字:
甲骨文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见到的最早、最系统、最成熟的文字。它形成于殷商时期。早期的陶文因刻在甲骨上而得名。因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殷墟,故又称“殷墟字”。它最早是由晚清碑刻家王发现,作为中医的“龙骨”,确定为汉字。又叫甲骨文,因为上面刻的内容大多是占卜、祭祀仪式等。甲骨文是用比较好的工具刻在坚硬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它的特点突出,他的笔画以直斜为主,中间有弯线。笔画细而直,刀刃外露。对称是甲骨文的特点,比如中国人和羊。同时,其形制不够固定,笔画较多,书写方法也有正、反之分,如:足尖书写或,字虽方正工整,但其书写程序不一,有时依刻线而定,笔画直硬,多见于方笔。这片甲骨文是商代(约公元前12-11世纪)的遗物,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用刀直接刻在甲骨文上的。字体大小不一,分支自然白,间距适中,布局合理,整齐。方圆的胖瘦刀法也有区别,每一个字都是随物而形,简单和谐。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221年)鼓状石块上的铭文
又名,因周时太史书所作而得名。他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因刻在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石雕文字,是石雕的始祖。历经沧桑,石鼓由南向北迁移,几经波折,大部分文字剥落,只留下几个清晰的字,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书法特点是:书法苍劲自然,笔法苍劲,结构方正,规范严谨,形式较为完整。它继承了青铜器上的铭文,打开了它下面的篆书。它是金文向篆书过渡的文体。《石鼓文》和《诅咒朱文》是这类散文的代表。石鼓文,战国时期秦国的石雕,因其鼓状而得名。因文字内容又叫猎团,因地名又叫永义刻石。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石鼓出土于唐代天兴三丑院(陕西省宝鸡市凤翔三丑院),历经沧桑,至今保存完好。为了更好地保护原始鼓,清朝高宗皇帝雕刻了10个鼓,放置在国子监。现在认为鼓在国子监。石鼓***10,高90厘米,直径约60厘米,花岗岩,圆顶,平底。每面鼓上都刻有一首四言诗。由于历史久远,一波三折,石鼓上的字大部分已经剥落,有的石鼓已经消失。石鼓自出土以来,受到历代帝王、史家、书法家的青睐,考证、拓片多。自唐代贞观以来,所有的书法家都以石鼓为手迹。从书法的角度来看,的“对土地的细致呵护,对草木的细致呵护,对整体的剪裁不劳神,自有其独到之处”(康不为言)。从字迹来看,笔画基本浑厚浑圆奔放,结构严谨,古朴典雅,是古文向小篆过渡的典范之作,被后世篆书学习者视为真迹。战国初期在秦国刻石诅咒楚文。是秦王咒楚文的文章。详细年代、书刻、人物尚无定论。据说楚文* * *有三块石头,其中一块是“吴现文”,是余凤翔最先得到的,有326个字。第二部是《审绝录文》,首次获得于甘肃平凉,318字。三是刘在洛阳收藏的《阿佗文》。《咒楚三篇》不是原石,是后人编抄的。三篇文章风格相近,以“五仙”为主,字迹高超细致,堪比石鼓文。
古代青铜器铭文
青铜器铭文是指铸造或雕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称为钟鼎文。文字可分凹、凸两种,凹的用刀刻,呈负字,凸的先用刀刻,再铸正字。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金文上的铭文大多是仪式、征服、契约等的记录。这是一种继承甲骨文风格又有新发展的文字。其特点是笔画简洁自然,用字瑰丽多彩,字体逐渐工整、雄壮、古朴。但由于字体笔画不是完全固定的,所以往往会有不同的字、笔画和书写风格。目前,刻有铭文的青铜器很多,如潘、毛、潘等。达丁羽是西周康王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10世纪)的青铜器铭文。清代道光早年出土于陕西省鄢县李村沟岸,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此鼎高101.9厘米,直径77.8厘米,重153.5公斤,是迄今为止出土的西周时期最大的知名鼎,耳直而对称,底圆而柱满。内壁刻有9行291字,记录了周康王的23年。在时,他讲述了文、吴、成三王的开国经历和殷亡国的教训,告诫禹要以先人为榜样,忠实辅佐皇室。禹谢王之命,铸此鼎以记之。大丁羽是西周最重要的青铜器,铭文数量多,字大,笔法方圆。粗细不一,起止尖圆视情而异,体态严谨,瑰丽,精神流畅,造型工整,纵横疏密相等。它实际上是西周早期青铜器铭文的模型。三维圆盘,也被称为人马座圆盘,是西周厉王(公元前857-842年)的一种时计。它出土于清朝乾隆年间,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圆盘高20.6厘米,直径54.6厘米,铭文19行,357字。季亚仁把土地给了三氏承包,故名。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资料。大字题字,笔法,结字,构图,随心所欲,妙趣横生。大部分的文字都是横的,这和大部分的铭文都是竖的是不一样的。字的重心从左向右突出,给人跳跃感。因此,它的构图也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现象,给人一种自由优雅的感觉。是西周晚期重要的铭文材料。毛丁公是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782年)的金文鼎。道光于清末出土于陕西岐山县,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丁童高53.8厘米,直径47.9厘米,腹部呈圆形,脚呈蹄状。腹部铭文32行497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长的青铜器。碑文记着天下四面八方的动乱。周的命令毛协助皇室,给他们食物,酒,衣服,汽车和武器,礼仪用品等。它们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重要文献和实物。碑文笔法严谨,结构刚劲单薄,姿态垂直,动作流畅雄壮,构图自由,真是青铜器铭文中的瑰宝。辣蓼的白蟠是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 782年)的器皿。它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郭川区,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盘子呈长方形,长137.2厘米,高39.5厘米,宽86.2厘米,重215.3千克。这是虎杖的沐浴器具,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铜盘。碑文描述郭继子白受周王之命,征服洛水以东强大的西北部落(匈奴),并因其有功而受到奖赏。题词是一首四字韵诗。人物虽大小不一,但都雍容精致,线条工整,布面飘逸。在书写用笔上,明显地把笔放下了一点,开启了石鼓文书法风格的先河,在今天的书史上称为随笔。
较小/小型印章字符
《小篆》又名《秦篆》,是秦统一后宰相李斯编撰的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字。秦统一前,由于长期的地区割据,“异音异字”,文字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号现象十分严重。比如“羊”的写法就有二十多种,给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带来很大不便。因此,在统一钱、轨、度量衡制度的同时,也努力实行“书同行”的政策。《说文解字序》记载“丞相李斯玩弄之,不与合作。司写《天与天》,车辐命赵高写《爱历》,太师命胡武写《博雪》,都是以史为大玺,或颇存,所谓小玺也。”可见小篆的体系是由大篆演变而来的。李斯在散文写作的基础上,化繁为简,废除异体字,创造了统一全国文字的《秦篆》。这种书比较简化,横线竖字。这是汉字的一大进步,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为后来的楷、李、兴、曹等书的变化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铸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碑、石碑上。从目前我们看到的实物资料来看,秦篆一般是铸刻在铁器、度量衡、印章、钱币、诏令上的。有大有小,有自然规律,有凝重的文字,有整齐的枝干,这是小篆的精髓和代表。他的传世之作是秦山刻石残迹,仅存10字。此外,泰山、琅琊台拓本存世,惠济、义山后人代代相传。据说上面的刻石都是李四写的。泰山记得那块石头也叫泰山碑。秦王二十八年(公元前219),皇帝东游泰山,丞相李斯所撰。石高4尺,四周镌刻大字,先帝三诏,二帝一诏。主要内容是《秦德颂》。字体篆书,原现存戴寺残石。流传下来的拓片很多,特点是笔画圆润,笔画流畅,线条铁;结构端庄严谨;字体略长,造型健美;枝子衣着整齐,是小篆的代表。唐李四珍曰:“李四篆书之精,妙在古今。秦王的山和皇帝的法令,富友的千强弩,石湾的洪钟,都是学者的杰作。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峄山石刻,俗称峄山碑,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峄山(山东省邹县)上,丞相李斯传世为小篆。内容前为始皇帝圣旨,144字,“岳皇帝”后为二皇帝圣旨,共79字,字略小。第二个圣旨刻于公元前209年。它的石头早已遗失。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后模仿。秦篆的古拙笔法虽失,但其笔触清晰苍劲,对研究篆书艺术的演变具有重要价值,《秦诏》成书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记载了秦始皇颁布的诏书内容。他的笔画苍劲,文风自由,大小一致,随遇而安;字里行间,时而疏时而密,虽不工整,前后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