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抗疫又经济。欧洲各大汽车厂商何去何从?

鉴于疫情的快速发展,欧洲国家上个月共关闭了229家汽车工厂,而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本月各品牌的销售和制造都有所恢复。考虑到疫情仍处于白热化阶段,各大车企复工复产是否顺利?能达到同样的水平吗?我们来看看各大车企的现状和调整措施。

大众集团4月15日宣布旗下乘用车品牌工厂将陆续复产。计划从德国东部的茨维考、布拉迪斯拉发到德国其他地区,包括欧美的一些工厂,再到南美的工厂。大众表示,恢复生产模式主要是根据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政府的要求实施的,以保证员工健康为首要任务。

在大众宣布复产的第二天,丰田成为第一家在4月16日与法国工厂工会达成协议的车企。在一份相关声明中,丰田汽车表示,法国和波兰工厂将于4月22日恢复部分产能,丰田在英国、土耳其和捷克的组装厂将至少关闭至5月初。同时,丰田强调,最好的重启模式是专注于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而不是施加与生产相关的压力。

据英国路透社4月17日报道,沃尔沃汽车计划于4月20日重启位于瑞典托斯兰达的旗舰工厂,比利时根特工厂等其他欧洲工厂预计一周后重启。与此同时,沃尔沃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里奇维尔的工厂于3月26日关闭,目前计划于5月初恢复生产。

此外,奔驰、现代、法拉利等多个品牌近期也宣布了在欧洲恢复生产的计划。和上述车企一样,也采取灵活的复工模式,既保护了员工的健康,也显示了各车企迫在眉睫的资金压力。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ss)近日表示,由于固定成本水平较高,该公司每周花费约20亿欧元。如果继续停产,将实施大规模裁员。

此外,由于国内各大车企整体复产,零配件供应需求持续增加,势必迫使欧美相关供应商增产。在4月初默克尔与大众、宝马和戴姆勒举行的电话会议中,代表们表示,一些资金储备不足的供应商可能会在疫情期间倒闭。在产业链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关键节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存在。对于德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来说,汽车产业是其经济的命脉,汽车经济的停滞会使大量国际供应商濒临破产,这也将对未来全球汽车市场造成长期损害。

作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风暴第二眼”,欧洲疫情仍未出现转机。停工可以控制疫情,但长期来看会破坏经济。以适当的方式实现平衡和分阶段恢复生产将是更多国家的选择。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