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食用方法
蒲公英的别名是“婆婆”和“黄花庙”。它属于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分布很广,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都有生长。尤其是华北和华中的春夏秋三季,长势良好。从分布区域来看,蒲公英适应性强,对土壤质量要求低。它可以生长在山野和沿山坡,它生长在分散和肥沃的边界,领域和领域更好。
蒲公英营养丰富,可食用,可入药。每年5、6月份,蒲公英的嫩叶可以采摘下来作为油炸食品。
生:将蒲公英的新鲜茎叶洗净,蘸酱食用,微苦可口,清香爽口。
凉拌:将洗净的蒲公英放入沸水中焯1分钟,沥干水分,用冷水冲洗干净。用辣椒油、味精、盐、香油、醋、蒜泥等。,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做出不同口味的小莱。
馅料:将蒲公英嫩茎叶洗净,焯一下,略揉一下,切碎,加调料做成馅料(或加肉)包在饺子或馒头里。
食疗:①蒲公英粥:蒲公英30g,粳米100g,煮成粥,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②蒲公英陈印大枣汤:蒲公英50克,茵陈50克,10大枣50克,白糖50克,制成汤,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极佳佐药;③蒲公英橘梗汤:蒲公英60g,桔梗10g,白糖少许,共煎成汤,对痈有一定疗效;④蒲公英玉米羹:蒲公英60克,玉米芯60克,浓缩水煎或作为茶饮用,用于治疗热淋、小便短赤。
蒲公英的功效、作用和食用方法;
1.感冒:蒲公英;30克,防风10克,荆芥10克,大青叶15克,水煎。
2.各种炎症:薄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水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每日两次,连服3-5天。
3.慢性胃炎:蒲公英30克,猪肚1,洗净加水炖,分两次食用。
4.上消化道出血:蒲公英、地榆等。,干了。
5.肝炎黄疸:蒲公英50克,艾草50克,糖50克,大枣10枚,* * *粥1-2日月食。
6.肺脓肿: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鱼腥草20克,糖适量,水煎。
7.痔疮出血:蒲公英30g,地榆30g,焙干研末,姜枣汤送服,每次6g。
8.支气管炎:干蒲公英60克,鱼腥草40克,焙干研成细粉,用蜂蜜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6克。
9.便秘:鲜蒲公英60克,水煎服50-100毫升,加适量糖或蜂蜜,每日服1剂,连服3-5天。
10.尿涩:蒲公英60g,玉米须60g,水煎,白糖调匀。
11.急性乳腺炎:取鲜蒲公英60克,水煎服,早晚1次,将蒲公英、金银花藤各30克捣烂敷于患处,水煎加黄酒适量,取浓汁煎服,1剂,每日2次。
12.外伤:新鲜蒲公英适量,洗净捣碎,敷于患处。
13.眼睛红肿:鲜蒲公英60-120g,水煎。
14.油彩皮炎:蒲公英30g,马齿苋30g,水煎取汁,冷敷患处。
15.流行性腮腺炎:蒲公英30-60g,水煎,捣烂外敷。
蒲公英不仅是一种非常好的常用中药,也是一种很好的蔬菜,具有很多功能和食用方法,如生食、凉拌、腌制、油炸等。通过科学研究发现,蒲公英还可以制成蒲公英咖啡、蒲公英酒、蒲公英蛋糕等食品。
蒲公英副作用介绍:它是一种有三毒之分的药物,所以大家要知道,任何药物,即使是很有效的药物,也会有毒副作用,所以在服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症下药,遵医嘱。蒲公英也一样。蒲公英是一种药食两用的草本植物。但通过现代科学研究,蒲公英也有禁忌,尤其是阳虚寒凉、脾胃虚弱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不要食用蒲公英,否则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症状。
蒲公英的副作用是1。大剂量煎服后,偶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轻度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大剂量(30g/kg)煎剂服用3天后,实验兔肝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混浊肿胀,肾小管变窄,其他变化不明显。小鼠和家兔的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尿中有少量管型和混浊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蒲公英2的副作用。药不正的主要原因是不区分寒热,不辨证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见到的感染多为热证,蒲公英一般无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发热,病程长,体质弱。笔者曾看到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患者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受感染的病灶没有改善的迹象。如果单纯把蒲公英看成是抗菌消炎的,滥用就会有不良反应。
蒲公英3的副作用。过敏反应服用中药蒲公英和用酒浸泡蒲公英后,有些个体会出现全身出现麻疹或瘙痒等症状,这就是蒲公英的过敏现象。偶尔有人使用蒲公英注射液后会出现感冒、面色苍白、嘴唇发青等症状,这也是一种过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