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北京毛猴李迎春的地址?电话?
李迎春从小就非常喜欢这件手工艺品。那时候他总是去天桥、琉璃厂的庙会,看着那些“毛猴”,蹲在旁边问长问短。那时候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做一个真正的“毛猴”艺人。谁也没有想到,这个梦想在他心里藏了几十年。直到2001,李迎春从北京商学院退休,他才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未完成的童年梦想中。
一走进这座民间艺术的殿堂,李迎春就被迷住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称之为“上瘾”。为了做一只心满意足的“毛猴”,李迎春不吃不睡。他可能几年都不会买一件新衣服,但他会毫不犹豫地花半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件心仪的料子。
在《毛猴》的制作中,借鉴了许多前辈的经验,吸收了著名民间老艺术家曹作品中的一些精华,并融入了直观、现代的技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毛猴作品大多以老北京的大屋、四合院、胡同、老店、各种影壁为背景,表现老北京特有的市井情调。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毛猴的生动形象,还领略了青砖灰瓦黄土铺就的老北京古老民俗。
废弃的纸壳、包装袋、果核,都是李迎春手里的宝贝。经过他巧妙的组装,废品会变成华丽的雨伞,精致的腰鼓,古色古香的酒具。一个个小猴子们更是五颜六色,各有特色。在一部作品中,往往有几十个各种角色的“毛猴”,而且没有两个造型相同。作品《盛世中华庆奥运》中,有九只“毛猴”蹲伏在地,有的敲锣打鼓,有的高举旗帜;门两边各有一个舞龙队,龙头高举,舞者意气风发,洒脱自如。舞龙队后,跟着四个秧歌手和四个打鼓的“毛猴”,各有各的造型,有的高举双臂,有的蹦蹦跳跳。在四合院里,一只“毛猴”正在刻苦训练举重,其他人则在踢足球。整幅作品占据的平面不过一张A4纸大小,但几十只毛猴正在老北京四合院内外展示着北京人迎奥运的热闹场景。
退休老人要勤动手动脑,找点事做,修身养性,顺便锻炼身体。尤其是作为民间工艺品,一把剪刀,一把尺子,就能塑造一个五彩缤纷的老年。李迎春说,他最大的梦想是传承这项传统民间艺术..
来源:人民政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