岢岚是个好地方不?

岢岚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定居,从殷商起,各族政权即在此治所管辖。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物仍有少量保存。境内发现龙山文化、春秋旧中国文化遗址多处,另有汉、晋、北齐、唐代古城堡遗址。岢岚众多的文物古迹中,最具知名度和开发价值的是宋代长城和岢岚县城。

岢岚是保卫太原的屏障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为了抵御外来入侵,战国时赵武灵王修筑了长城,隋文帝曾沿用北齐长城旧迹筑长城,后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北齐和隋的基础上又修筑了现在岢岚境内的长城。1998年10月,1999年5月,中国长城协会副会长成大林先生曾两次来岢岚,与省、县文物工作者一起考察我县境内古长城,确认现存的从县城东山至王家岔乡有30公里为宋长城。这段长城绝大部分保存较好,最高处达3米以上,顶宽米,有些段落墙顶上仍保留有30厘米的土墙。附近散落有大量宋朝瓷片,有的地段发现有炮台,这是中国使用火器后的产物,更具时代性。长期以来学术界都认为宋朝没有修筑过长城,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长城史上的空白,成为举世仅有的极具学术价值的重大发现。

岢岚从汉代建城已有2200多年历史,现在的岢岚县城是后汉刘知远建筑的一座军城。城“周围5里”,气势恢宏,建有一整套防御体系,其格调与西安古城相仿,是古代岢岚的标志性建筑。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任枢密院副使时曾几次来岢岚巡查、考核,并撰写了《修岢岚城疏》一文。神宗元丰八年(1084年),知州贺绍庆“于城东增广2里”。明洪武七年(1374年),镇西卫指挥使张兴将全城包砖,“周围7里,城高3丈8尺”,城形如舟。城楼12座,上有旗杆、垛口。城门高大出奇,四门都有瓮城,城外有一条宽5丈、深2丈的护城河。东、西、北门外各有吊桥一座,城外4关2堡。现仍存北、东、南3座城门瓮城和大部分残垣断壁,高大的城门实属国内少有。

岢岚境内还有一些极具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其中首推避暑胜地荷叶坪。县城东北38千米的荷叶坪主峰海拔2784米,面积3万多亩,是整个晋西北的制高点,华北最大的高山草甸。荷叶坪周围有原始次森林82亩,高原草坡66万亩。夏季白天气温在21摄氏度左右,是避暑、旅游的理想去处。这里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生长着茂密的落叶松、云杉穿针阔叶树种,还有党参、黄芪等400多种名贵药材和山桃山杏及蘑菇、木耳、蕨菜等珍稀的野菜。在这里可以目睹世界珍禽、山西省鸟褐马鸡的风采,还能见到160多种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如黑鹳、金雕、小天鹅、虎、金钱豹等的踪影。跟荷叶坪峰顶1.5公里处有新建的荷叶坪避暑山庄,山庄周围鸟语花香,距县城28公里,交通方便,通信通畅。现有客房300余间,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避暑山庄地处原始森林地,空气清新,无污染、无噪音,堪称环境幽雅的天然氧吧。山庄内还可以进行各种体育、健身活动,是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旅游、休闲、养性的避暑胜地。

坐落在县城以东20公里处的黄花坪,是一处罕见的黄土高原亚高山草甸,面积约1.5万亩,草甸厚度在30-50厘米之间。草甸上生长着各种开黄花的串串草和拌生的各种中药材。在农历四、五月间到黄花坪大草甸,就会看到漫山遍野的黄花菜,其势甚为壮观。黄花坪周围的半山腰上生长着大片原始森林,是一处有自然风光胜景。

按照岢岚县生态建设规划和县城总规划于1999年始建的滨河公园,是在城西南0.5公里西山云际寺遗迹的基础上扩建的。西山海拔1412米,“尖峰耸削,石径弯环,松林阴翳,霞彩绚空,夏日乘凉,名云际寺”。为本县八景之一。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哲学家邵雍曾多次到此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