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里鹿衔草和羊蹄草一样吗
鹿衔草
名称:鹿衔草
类别:祛风湿药
拉丁:Herba Pyrolae
别名:鹿蹄草、小秦王草、秦王试剑草、破血丹、鹿含草
药用部位:全草
性味归经:温;甘、苦;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用于风湿痹痛,腰膝无力,月经过多,久咳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研末或炖肉。外用:捣敷或研末敷。
禁忌:孕妇及内有湿热者慎服。
羊蹄草
药 材 名羊蹄草
拉 丁 名Herba Emiliae(点红)
别名紫背草,假芥兰,爆仗草,红背叶,叶下红,喇叭红草,小蒲公英,七十二枝花,牛尾膝,紫背犁头草,山羊草,天毛草,土黄连,野芥兰
名称考证羊蹄草 (《岭南采药录》) ,紫背草(《植物名实图考》)、假芥兰、爆仗草(《岭南采药录》)、红背叶(《广州植物志》)、叶下红、喇叭红草(《福建民间草药》)、小蒲公英、七十二枝花、牛尾膝(《广西中兽医药植》)、紫背犁头草(《南宁市药物志》)、山羊草、天毛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土黄连、野芥兰(《广西中草药》)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
性味归经苦,凉。①《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苦,凉。”
③《广东中药》Ⅱ:“性凉,味淡,无毒。”入肝、肾、大肠经。功效分类利水渗湿药,利水消肿药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凉血止血。治痢疾,腹泻,便血,水肿,肠痈,耵耳,目赤,喉蛾,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8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用药忌宜《广东中药》Ⅱ:“孕妇慎用。”
两种药物截然不同。就说是药店内缺少羊蹄草,也不能用鹿衔草代替。何况还得经过大夫的更改。
应该属于出了差错,可以找有关部门反映投诉。
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