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书籍是什么?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理著作是《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著作,被历代誉为中医经典著作。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草经》,成书于汉代,名为神农。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已知最早的中医著作。《神农本草经》共分三卷,载有365种药物。分为上、中、下三类,其言简意赅,成为中医理论的精髓。

《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大部分真实可靠,临床上仍常用。它提出了辨证用药的思想,药物的适应症可以达到170多种,对剂量和时间都有具体的规定,这也为中医奠定了基础。

传说源于神农,代代相传。东汉时被汇编成书。书不是一时写出来的,作者也不是一个人。秦汉时期的许多医学家收集、总结、整理了当时的药学经验专著,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中医学的著作。

中医的大部分理论和配伍规律以及“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医药理理论发展的源泉。

扩展数据

《神农本草经》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系统地总结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为历代医家所珍视。而且长期以来作为药学著作的编纂体例使用。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理学专著,其影响是深远的。

本经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方剂理论,为后世所用。有序的例子(或前言)自成一卷,是书的总论,总结了13药学理论。

《经典》的出版对中国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上几部有代表性的本草,如《本草经注》、《新修本草》、《证候本草》、《本草纲目》等,均源于《本经》,并有所发展。药物之间的关系也是药学的一把钥匙,《本经》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千百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药物之间,有的* * *可以互相帮助,发挥更大的作用,有的甚至比单独使用强好几倍;两种药物相遇,一种会降低另一种的药性,所以很难发挥其作用;有些药物可以减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常用于加工毒性药物或限制处方中一种药物的毒性。

有些两种药物是无毒的,但是当它们相遇时,会产生很大的毒性,损害身体等等。这些都是医学从业者或从事药学研究的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非常重要,甚至控制着生死的关口。我们不应该忽视一分一毫。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经典》是山本耀司学习中医的教材,或者说是作为必读书,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书中对药物性质的定位和对其功能主治的描述非常准确,其中规定的大部分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律,至今仍是中医重要的理论支柱。

对于现代中医临床而言,《本经》的论述仍然具有非常坚实的权威性,同时也成为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参考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