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下中药黄柏的安全性。

我会给你一些信息

本品为黄柏的干燥树皮。或黄檗。芸香科的。前者被称为“川黄柏”,后者被称为“关黄柏”。剥去树皮后,去掉粗糙的皮,晒干。

特征黄檗呈板状或浅槽状,长短不一,厚3 ~ 6mm。外表面黄褐色或黄褐色,平坦或有纵沟,有的可见到皮孔和残留的灰褐色糙皮。内表面为暗黄色或浅棕色,有纤细的纵棱。轻质、坚硬、纤维状、分裂和分层、暗黄色。气微,味苦,嚼起来黏黏的。

黄柏厚2 ~ 4毫米。外表面黄绿色或浅棕黄色,较平,有不规则的纵裂,皮孔小而少见,偶有灰色糙皮残留。骨表面呈黄色或黄褐色。轻、硬、亮黄色或黄绿色横截面。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治疮。可用于湿热泄泻、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软、骨蒸、盗汗、遗精、疮肿毒、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等症的骨蒸。

区别

性味苦而寒。归肾经和膀胱经。

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生疮。用于湿热泄泻、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软、骨蒸、盗汗、遗精、疮肿、湿疹、瘙痒。盐黄柏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盗汗等症的骨蒸。

用法用量3 ~ 12g;外用适量。

评论

(1)黄柏清热燥湿与黄芩、黄连相似,但下焦去湿热更好。黄芩和黄连合用治疗腹泻;栀子茵陈合治黄疸;若与苍术、牛膝同用,可用于足膝肿痛、下肢无力无力,可与知母、生地、竹叶、木通同用,可用于淋热疼痛。与白芷、龙胆草配伍,可用于白带过多。其可用于治疗湿热疮毒和湿疹,内服和外用均可。内服可与黄芩、栀子同用,外用可与大黄、滑石同研敷。治潮热骨蒸,清虚热,治遗精泻肾火,常与知母、熟地同用。

摘自中国药典

药理作用

黄柏和黄连也含有较多的黄连素,所以药理作用相似。见黄连。但含量比黄连低,而且含有其他成分,作用也有些不同。

1.抗菌效果:

黄柏的有效抗菌成分为小檗碱,所以药理作用与黄连相似,但含量较低。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色链球菌、志贺氏菌(除宋内氏菌)、溶血性链球菌、脑膜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有效或有较强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百日咳杆菌和破伤风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对H37Rv和鸟分枝杆菌无直接抑制作用,但能减少细菌数量,但浓度达到65438±0%时有抑菌作用。豚鼠接种人结核杆菌(H37Rv)进行实验治疗时,口服或注射的疗效很差。黄柏提取物盐酸结晶对接种牛结核病的豚鼠有一定疗效。黄柏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和X线检查有改善作用,且优于黄连。在体外,黄柏水煎液或浸剂对常见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煎剂不能杀灭钩端螺旋体(用量应比黄连大1倍)。在体外对阴道毛滴虫也有微弱作用。据报道,将酸碱法黄柏提取物制成1: 1黄柏液,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一般2-4天即可痊愈。黄柏理疗液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总有效率为97.3%。

2.抗真菌效果:

黄柏和黄柏的乙醚提取物对新生隐球菌和红色毛癣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强于制霉菌素,但弱于制霉菌素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

3.反沟槽效应:

黄柏果实挥发具有镇咳作用,其镇咳成分主要为香叶醇。从挥发油中分离出小檗碱和5,5’-二甲基糠醛醚。

4.降血压作用:

黄柏经静脉注射或腹腔注射对麻醉动物均可产生显著而持久的降压作用。颈动脉注射比静脉注射强,所以降压作用可能是中枢性的。通过改变季铵化黄柏碱而合成的名为松脂素的叔胺化合物也能引起迅速和显著的降压作用;在颈椎I、II之间切断脊髓,血压会消失,这也证明了血压是中枢性的。此外,西比灵具有很强的抗肾上腺素样作用,抑制颈动脉受压、窒息、电刺激内脏大神经引起的升压反应和注射肾上腺素或电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的瞬膜收缩反应。

5.抗滴虫作用:

黄柏煎剂与滴虫溶液10%浓度+0: 1混合,对阴道毛滴虫有抑制作用。

6.抗肝炎效果:

黄柏水煎液6.25-100%体外试验对乙肝抗原有抑制作用。黄柏碱对慢性肝炎有一定疗效。

7.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黄柏煎剂,100%浓度,0.3ml/只大鼠,连用7天,可增加小鼠脾脏空斑形成细胞数。

8.抗溃疡作用:

黄柏提取物(去黄连素)100 mg/kg皮下注射、100mg/kg灌胃或皮内注射,对乙醇、阿司匹林或幽门结扎所致大鼠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9.其他功能:

黄柏碱和西比灵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小鼠自发活动和各种反射受到抑制。麻醉兔服用西比灵后,脑波中可出现振幅缓慢的波。黄柏碱有轻微的箭毒样作用,对蛙腹直肌的张力无影响,但能抑制乙酰胆碱引起的收缩反应。对离体兔肠,黄柏散能增强其振幅,黄柏能增强其张力和振幅;黄柏内酯抑制肠道。在有胰瘘的家兔中,柏树能促进胰腺分泌。黄柏内酯在接近致死量(0.05-0.1g/kg)时可降低家兔血糖,而黄柏酮无此作用。据说黄柏有保护血小板的作用。黄柏(10ppm,18小时可杀灭62%)和家蝇。此外,它还有利尿、健胃的作用,外用可促进皮下出血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