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志愿者工作综述

科普志愿者工作总结范文

导语:下面是我为大家总结的两篇科普志愿者工作总结短文。欢迎阅读它们以供参考!

科普志愿者工作综述(1)

X年X月,我省启动优秀高校毕业生科普志愿者驻村工作后,我市科协认真贯彻上级精神,精心组织、指导、协调工作,此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我们的主要方法是:

一是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

首先是制定。制定了《葫芦岛市科协关于省科协聘请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当科普志愿者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纳入工作日程。

二是召开座谈会。召开两次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工作座谈会,及时了解科普志愿者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相互交流。

三是加强培训。市科协和市委组织部联合开展培训工作,使他们了解党的农村政策和农村科技现状,尽快适应农村工作和科普工作的方式方法,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同时,组织他们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提高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绥中县科协先后组织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到塔山屯镇、沙河张虎村、李佳镇李家铺村学习,参观了彩椒、高产茄子、芸豆等大棚蔬菜生产,秸秆生物反应器大棚蔬菜生产应用技术。

二、发挥作用,切实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农村科普工作深入发展的新举措。

为了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积极作用,我们尽力采取各种措施让他们参加各种活动,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

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科普活动。科普冬活动期间,大学生志愿者发放科普宣传资料2万份,刻录光盘2000张,回答农民提出的问题400余个。在科技周的活动中,他们热情高涨,行动迅速。他们穿什么?辽宁科普志愿者?用印有“H1N1”字样的红丝带宣传流感病毒的防疫方法,发放信息。吸纳优秀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加入专家服务团,34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参与开发科技项目20项,推广新技术25项,新品种16个。各地还让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参加各种涉农活动,锻炼工作能力。一些志愿者在农村发挥特长,在乡镇开展办公自动化、网络信息采集等计算机应用辅导,使许多经纪人和农民了解和掌握了计算机操作和网络信息应用。

协助他们开展各项科普工作。为了更真实地了解农民的需求,他们还主动深入农村一线开展科普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经常深入村、户、田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群众的科技需求,尽力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科协需要出面的时候,还帮助他们聘请专家深入乡村给菜农讲课,到田间地头为群众解决种植问题。

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各地给他们提供了很多锻炼的机会,有的村任命他们为科普大学副校长,主抓学校教学管理和科技培训;有的把他们当成科技助手。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积极主动。他们设立了自己的电话,作为科普服务热线,一年来,接受农民科技咨询千余次。一些乡镇科协将文化活动广场、科普宣传栏交给志愿者,志愿者广泛利用海报、科普挂图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种植、养殖、保健、卫生等科普知识,让群众在闲暇之余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完全统计显示,他们* * *更改了1000多份科普宣传资料。

第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一是建立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志愿者结对制度。33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与农村基层干部、科技人员结对子,帮助他们提高能力,指导他们开展各项工作。二是建立各种日记制度。要求志愿者每天认真记录工作学习情况,认真总结工作。三是建立联系卡制度。为大学生志愿者和科协工作人员制作联系卡。四是建立请假申请制度。五是建立考核奖励制度。市科协年底会推出吗?前十?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评选活动表彰了敬业奉献、组织能力强、成绩优异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

科普活动是我们的长期任务,科普志愿者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选拔优秀大学生担任村官的决策是正确的,当代大学生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他们在基层树立了科普志愿者的形象,受到了农民的欢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认真探索,扎扎实实地开展这项工作,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科普志愿者工作综述(二)

2013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区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华大街科普志愿者工作掀起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 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有关精神要求,认真落实我区科技进步示范区建设,积极创新工作。 相关信息如下:

一是领导重视,完善机制

华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科普志愿者工作,不断完善科普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在成立街道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加强对街道科普工作的领导和管理,进一步完善活动制度,制定科普工作计划,组织街道、社区干部群众学习相关科技知识、方针、政策, 法律法规,增强他们的科普工作意识,保障科普志愿者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二,优化结构,改善服务

我街道立足街情,因地制宜,扩大范围,壮大志愿者队伍,吸收了一支由大学生、街道、社区干部、退休老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多元化了志愿者结构,丰富了街道科普志愿活动内容,实现了多方位、立体化、全方位的志愿服务,推动了志愿服务的新提升。

第三,规范档案,常态化管理

街道和社区对科普志愿者进行了登记,建立了档案,记录了数据,便于了解志愿者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实际情况,分类分工,有利于人员管理和活动,进一步规范科普志愿者工作,提高现代科学管理水平,实现科普志愿者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

第四,明确主题,突出成果

以科普志愿者活动为载体,以宣传推广为切入点,开展主题明确、目标明确的活动,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的骨干和先锋作用,切实为街道科普工作服务和贡献力量。街道、社区广泛组织科普志愿者参加科技活动周、科普宣传日、暑期青少年科技夏令营等活动,利用节假日开展各种公益活动,丰富了科普志愿者的服务载体,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比如年初,街道组织上线?过年红火?主题志愿活动,联合福建中医药大学志愿者,为老党员及辖区内居民提供针灸、推拿、按摩等医疗保健服务,充分利用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的专业优势,为居民提供科普讲座、医学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服务。同时,利用科普学堂平台,街道继续邀请科普志愿者为辖区居民举办1次科普讲座,进一步普及辖区居民的科技知识。如今,在街道、社区的各类科普活动中,随处可见科普志愿者的身影。他们服从社区科协的安排,注意言行和纪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在各类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和巨大的潜力,为街道科普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