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黄水疮?

黄水疮,是由化脓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浅表性化脓性皮肤病。夏秋季多见。好发于面部而影响美容。

黄水疮的预防,首先应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干净。发生皮炎、痱子、痒疹及湿疹等病时,要及时治疗,以防继发感染。

在游泳池、浴池和公***场所更应注意清洁卫生。黄水疮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对黄水疮患者的衣服、日用品等,应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黄水疮轻者不必服用药物;皮疹广泛,并伴有全身症状及淋巴结炎者,可酌情选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注意保护疮面,避免搔抓、摩擦,以防扩散。

局部治疗应以杀菌、消炎、止痒及清除分泌物为原则,可先用消毒针头将所有脓疮挑破,吸去内容物,除净疮襞,然后用1%龙胆紫溶液或0.5%新霉素溶液外涂,每日5~6次。渗液多时,可用0.1%依沙吖啶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或用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待脓痂软化后,除去脓痂,再用白降汞软膏或复方新霉素软膏等。对重症伴有全身症状者,可选用中药方剂,如五味消毒饮等水煎服,或选用牛黄解毒片、清热消炎片等。局部消除疱襞、脓痂后,也可用鲜马齿苋捣烂外敷,或用香油调青黛散、黄柏散涂搽患处,每日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