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四气五味是什么?
四性五味
中药的性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
[编辑本段]四齐
指药物的四大特性:寒、热、温、凉。又称四性。寒与温是两种相反的药性,寒与寒,热与温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另外还有平,就是药物温和。感冒药一般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养阴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热证。温药具有温中散寒、扶阳补火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寒证。
[编辑本段]五味
最初是指药物的辛、甜、酸、苦、咸五味,后扩展为反映药物的功能分类。
辛味具有散结解表、行气活血功能,即辛散。解表药、行气活血药一般味辛,主要用于表证、气滞血瘀证。
甘味有滋养、中和、调和药性、止痛的作用,即舒缓。一般来说,滋补补虚、调和药性、止疼药味甘,主要用于虚证、疼痛证。
酸味有收敛作用,即酸收。止汗、镇咳、止泻、固精类药物一般都有酸味,主要用于多汗、久咳、腹泻、遗精、遗尿。
苦味有清热燥湿的作用,即苦、硬。一般清热泻火、润肠通便、祛湿的药都是苦的。
主治:热证、火证、湿证。
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的作用,即咸而软。一般软坚散结、通便的药物都有咸味,主要用于治疗大便干燥、瘰疬、肿块等。除了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和涩味。淡淡的味道,有润燥利尿的作用。一般渗湿的利尿药,味淡,主要用于水肿、排尿困难等症状。涩味类似于酸味,也有收敛、收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