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吴瑭《解儿难.万物各有偏胜论》可能有助于同志们了解中药的性
“而可以统治四时者乎?地有高下燥湿之不同,人有东西南北之互异,而人之身有肥瘦长短之不齐,
人之有线急刚之难一宜春者即不宜夏,宜春夏者更不宜秋冬。余一生体认物
情、只有五谷作饲,可以统治四时饿病,其他未之闻也。在五谷中尚有偏胜,
最中和者莫过饮食,且有冬日饮汤,夏日饮水之别,况于药乎!得天地五运六
气之全者,莫如人,人之本源虽一,而人之气质,其偏胜为何如者?人之中最
中和者,莫如圣人,而圣人之中,且有偏于任,偏于清,偏于和之异。千古以
来不偏者,数人而已。常人则各有其偏,如《灵枢》所载阴阳五等可知也。降
一等,禽与兽也;降禽兽一等,木也降木一等,草也;降草一等,金与石
也;用药治病者,用偏以矫其偏。以药之偏胜太过,故有宜用,有宜避者,合
病情者用之,不合者避之而已。无好尚,无畏忌,惟病是从。医者性情中正和
平,然后可以用药,自不犯偏于寒热温一家之固执,而亦无笼统治病之弊矣。
汪按:食能养人,不能医病;药能医病,不能养人。无病而服药,有病而议
药,此人之大患也。茯苓、甘草,误用亦能杀人;巴豆、砒霜,对病即能起死
舍病而论药,庸人之通病也。又按:今世医者学医,惟求其便;病家择医,惟
求其稳;然非通何由得便,非当无所谓稳;舍通而求便,舍当而求稳,必夭人性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