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可以用于术后伤口感染吗?

术后伤口感染、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组织愈合能力差,都会造成伤口愈合延迟。主要表现为面色晦暗,有渗出,长期不愈。

(一)云南白药外敷法

[治疗]

①彻底清创和常规消毒,用新洁尔灭、生理盐水或3%双氧水仔细清洗伤口,清除异物、血块和灭活组织。②取适量云南白药粉末均匀涂于创面,用无菌纱布包裹,视病情每日或隔日换药1次,直至痊愈。

[功效]

云南白药具有消炎、消肿、改善微循环、生肌的作用,对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有较好的疗效。术后切口延迟愈合8例,病程16 ~ 35天,其中剖宫产术后5例,全子宫切除术后3例。全部采用常规治疗,无伤口愈合。经过上述治疗,8例患者全部治愈,愈合时间为6 ~ 14天。未发现毒副作用。

[避免]

云南白药外敷前要注意彻底清创,并认真消毒创面。

[参考]

刘丽萍,赵存弟,云南白药外敷后伤口延迟愈合8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第5期,1993。

(2)云南白药和万华油外敷法

[治疗]

①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然后用棉签在伤口上涂药。②如果渗出很少,先在创面涂几万花油,再在表面撒一薄层云南白药(约0.3 ~ 0.5g)。③如渗出物较多,将膏剂(万华油与云南白药的比例为3: 1,混合制成)填入切口或外敷创面。(4)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胶带固定。每天或隔天换药1次,治疗时间3 ~ 15天(视病情而定)。

[功效]

15术后切口延迟愈合患者,病程为23 ~ 127天。包括脾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睾丸鞘膜内翻术、化脓性骨髓炎、左脚矫形术、输精管结扎术、输卵管结扎术、剖腹产术。均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但切口创面长期不愈合,宽0.5 ~ 3 cm,深0.5 ~ 2 cm。15例患者局部应用云南白药和万华油,3 ~ 15天治愈,收到良好疗效。

[参考]

李师孟,万华友,云南白药治疗l5例伤口延迟愈合,广西中医药,1981第6期。

伤口炎症反应

[一般信息]

云南白药外敷引起伤口炎症21例。其中新鲜伤口出血13例,宫颈糜烂8例。

[发生原因]

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掌握云南白药外敷伤口的使用方法。云南白药在给病灶上药前,未经彻底清创、冲洗、消毒,直接敷于伤口,导致病灶处出现炎症反应。(有人认为药物与组织直接接触会产生局部刺激,引起正趋化性(che-mota xis),使白细胞、单核细胞等吞噬细胞聚集在伤口部位,形成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引起红、肿、热、痛等一系列炎症反应;另一方面,皮肤划破时,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可使药物植入两侧伤口组织之间,类似于异物的作用,阻碍肉芽组织生长,阻止连接两侧伤口边缘的胶原纤维形成,从而阻碍伤口组织的愈合和修复过程。云南白药外敷治疗开放性外伤395例。先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去除异物和皮瓣,然后常规消毒。然后在伤口上加了一点这种药,最后用纱布包好,用胶带固定。不仅能快速止血,还能促进愈合,缓解疼痛。无感染发生,治愈率达100%。同时未发现全身或局部不良反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所以伤口炎症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这种药物的正确外敷方法。)

[发生时间]

新鲜伤口出血患者外用此药2小时后会发病,宫颈糜烂局部应用后会出现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①伤口部位疼痛明显,可搏动,症状比作者的疼痛更难以忍受。②检查发现,伤口处出血虽已止住,但血液与药物形成混合痂,痂下有许多分泌物。晚来就诊的患者分泌物甚至出现明显的脓性改变,伤口周围有明显肿胀、皮温高、紫黑色炎症。③宫颈糜烂患者局部用药后,患者阴道常有灼热感,白带增多。

[预防和控制措施]

①云南白药病灶外敷的正确应用。外用药物前,必须对受损皮肤组织或感染者进行认真清创。首先要用生理盐水和新吉兰胺反复清洗患处,清除异物、皮瓣、血块,并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将云南白药散涂于患处(有人认为云南白药只适用于毒疮初起。如果已经化脓,只需内服,不宜外敷患处;还认为本品外敷只适用于皮肤完整的闭合性伤口,不适用于出血、破皮的开放性伤口。对于开放性伤口,应口服药物止血,或采用其他药物或方法进行治疗。但目前云南白药病灶外敷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如开放性外伤、冻伤、痔疮、褥疮、乳头破裂、伤口溃疡、小儿脐炎、肛门手术、复发性口疮、皮脂腺囊肿感染等,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正确掌握云南白药病灶外敷的应用方法至关重要。②外敷后,部分患者可有轻微灼痛或瘙痒,耐受性较好,不需治疗,随病情缓解会逐渐消失。

过敏反应

[一般信息]

16云南白药过敏反应病例。其中过敏性休克4例,口服引起2例,外敷引起2例。7例为过敏性药疹,2例为口服云南白药所致,5例为外敷云南白药所致。过敏性休克伴药疹3例,口服引起2例,外敷引起1例。外用云南白药软膏致皮肤充血6例。此外,部分病例复方白药酊口服后出现恶心、呕吐、口服麻醉、头晕等反应,停药后症状可消除,外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发生原因]

口服或外用云南白药和外用云南白药软膏均可引起过敏反应,与药物剂量无明显关系。常见剂量引起过敏反应,致敏剂量0.2 ~ 0.5g,最小致敏剂量0.05g(云南白药外用)。16云南白药过敏反应患者均为常规用法用量所致。部分患者有不明原因的青霉素或荨麻疹过敏反应史。过敏反应的发生和程度主要与患者的过敏体质有关,药物质量也可能是因素之一。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发生时间]

有些患者在重复用药后第二天发病,有些患者在第一次用药后几分钟至2小时立即出现。最快的一个是外用云南白药约0.05g后1分钟出现过敏性休克..

[临床表现]

①头晕、头痛、乏力、胸闷、心悸、腹痛、恶心呕吐、全身瘙痒。(2)或药疹,或皮肤充血。③过敏性休克时,出现气短、出冷汗、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浅缓、脉搏微弱、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甚至突然昏厥、意识不清、心音迟钝、对光反应迟钝等。

[预防和控制措施]

①云南白药过敏反应主要由个体差异引起,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性疾病史的体质过敏患者慎用本品;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有过敏史,使用该药时也应谨慎。服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对药物的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给予急救。②立即停止使用并清除该药物。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加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肌肉注射异丙嗪25 mg。缓解后口服维生素C、强的松、扑尔敏,直至痊愈。过敏性休克者除上述治疗措施外,应立即给氧,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 mg,并配合应用其他生物活性药物,纠正休克,治疗酸中毒等并发症。③经上述治疗后,10分钟后病情缓解,半小时至1小时后明显好转,1 ~ 3天后恢复。云南白药伤湿膏引起的局部皮肤过敏,停药后会自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