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中药可以放糖吗?
我们常说的“良药苦口利于病”主要是指中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又黑又苦,喝的时候不允许放糖。喝完中药最多吃一两片山楂止痛,那为什么不能在煮好的中药里放糖呢?
煮中药可以放糖吗?“良药苦口利于病”,喝中药不建议放糖。
中药有寒、热、温、凉四味,酸、苦、甜、辛、咸五味。其中,辛、甘、缓、酸、苦,不同口味的中药功效不同。苦味能清热泻火、润肠通便、燥湿,中药苦味也在发挥其独特的功效。
而且中医认为,糖也是中药的一种,属于甘味药,多用于治疗气弱身痛、调和药性、解毒。中药的“味道”一旦发生变化,其功效也可能发生变化,所以不能只给中药加糖。
再次,中药化学成分复杂,糖中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必然会相互发生反应,有些人本身就不宜用糖。
白糖能解决中药的药性吗?如果药性不符,就会影响疗效。中药里的糖也是一味中药,不同的糖有所偏颇。白糖性凉,红糖性温,冰糖性平性寒。如果随意加糖,会削弱原有的药性,影响药效。
比如一些苦味的中药,可以刺激末梢神经,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等消化液的分泌增加,从而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如果在药里放了大量的糖,完全掩盖了苦味,就会失去上述的健胃效果。
而且中药化学成分复杂,糖中含有较多的铁、钙元素。当与中药中的蛋白质、鞣质结合后,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会凝结变性,进而产生浑浊沉淀,不仅影响疗效,而且对身体有害。
什么时候喝中药比较好?很多人饭前或饭后空腹服用。他们容易呕吐,不仅影响进食,还会影响营养和药物吸收。服用中药时,一定要坚持“气消则服药,药消则吃”的原则。不会影响饭前饭后的饮食,也不会耽误吃药。当身体获得丰富的营养,更有利于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