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痰的辨证论治
风痰证需要根据风的病因来治疗。
1.外风痰证
证候:可见于多种肺部疾病,如咳嗽、哮喘,以及头痛、头晕等。治疗原则:疏风化痰。主要方剂:止嗽散、苏神散、郑虔散等。常用疏风药与化痰药配伍,应区分风寒与风热的性质,辛热与辛凉配伍。
2.风痰内扰证
治法:熄风化痰。常用平肝熄风药与化痰药配伍,但要分清内生风的病因。
(1)肝阳上亢夹痰证:头晕目眩,头摇疼痛,颈项强直,四肢颤抖,言语笨拙,手脚麻木,步态紊乱,或突然昏厥,神志不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咽部有痰,舌红,苔白或腻,脉强。治疗:平肝熄风,清热化痰。主方:焦玲钩藤汤、定仙丸。
(2)脾虚痰湿风盛证:厌食、便溏、腹胀、舌胖有齿痕、面黄、常叹气、水肿、四肢沉重、嗜睡、胸闷等。有时单次,有时频繁,取决于痰湿的程度、部位和等待时间。治疗原则:化痰熄风,健脾祛湿。主方:半夏白术天麻汤。还应注意痰的寒热,应给予温寒痰药或清热化痰药。痰停留的部位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鉴于内风痰浊之扰,阴虚或阳亢之势不明显时,可加少量辛热之药,但要注意药味不宜过多,用量不宜过大,以免耗阴伤津,内风更肆无忌惮。
(3)风痰急症证:痰涎过多,气道不通,气短,阴阳不通。治疗原则:按照“急则治标”、“凌驾于他人之上,故为超越”的原则,因势利导,采取祛痰的方法来消除痰液。主要方剂:瓜地散、三生散、九溪仙仙散、陆深饮为古人常用。这种方法对于身体强壮健康的人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身体虚弱、年老体弱的人来说还是需要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