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应该炒?
意义
将洗净或切好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炼蜜一起炒的方法,称为蜜炙。《本草纲目》记载:“蜂蜜入药有五用:清热、补中、解毒、润燥、止痛。生来性凉,所以能清热;熟是温的,可以补;甘平,能解毒。软润,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可止心肌疮之痛;和可以中和,所以可以调和百味药,和甘草共同作用。”
辅料的选择和用量
蜂蜜烘烤的液体辅料是加热提炼的蜂蜜,俗称炼蜜或熟蜜。生蜂蜜性凉,能清热润肠。可用于肠燥便秘,炼蜜性温,具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矫味的作用。炼蜜润肺、止咳、补中。炼蜜的量取决于药物的性质。一般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要大,通常用量为每100公斤药物用炼蜜25公斤。质地坚实、粘性强、含油量重的药物用蜜量要少,如药物100kg,百部切片用蜜12.5 kg,百合用蜜5kg,栝楼、桂枝用蜜15kg,麻黄、枇杷叶、金樱子用蜜20 kg。
操作方法
1.油炸前先混合蜂蜜。取一定量的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与药物混匀,润湿,使蜂蜜逐渐渗透到药物组织内部,放入锅中,用文火煎至颜色加深,不粘手,取出摊开,凉透,储存严密。一般药品都是这样加工的。
2.先把药炒一下,再加入蜂蜜。将药物放入锅中,用文火煸炒至颜色变深,加入一定量的炼蜜,快速煸炒,将蜂蜜和药物混合均匀。当它不粘手的时候,拿出来摊开,冷却后存放紧。此法适用于质地致密,蜂蜜不易吸收的药物。先把药炒一下,让它失去一些水分,质地变得略脆,蜂蜜更容易被吸收。如百合、槐花等。
需要注意的事项
1.炼蜜时火力不能太大,以免溢锅或结焦。
2.蜂蜜不能过熟,含水量在10% ~ 13%。否则粘性太强,无法与药物很好的混合。
3.如果炼出来的蜂蜜太稠,可以用适量的开水稀释,大约是蜂蜜量的1/3 ~ 1/2。蜂蜜溶液能与药物混合均匀,无剩余蜂蜜溶液为宜。加水可以降低蜂蜜溶液的粘度,便于与药物混合和吸收。水少了就不均匀,水多了就不容易炒干,容易发霉变质。
4.药物与蜂蜜混合后要润4-5小时,使蜂蜜逐渐渗入饮片。
5.炒的时候火力要小,因为经常闷久了,使药材质地变软。煎的时候火力大,容易造成外焦里嫩。炒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尽量去水,避免药物发霉。
6.蜜炙药物冷却后应密封保存,以免吸潮发粘或发酵变质。
蜂蜜烘焙目的
1.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如生甘草,性味甘凉,善泻火解毒,化痰止咳,蜜炙后甘温,健脾和胃,益气复脉,增强止痛之效。金樱子生而酸,止涩能力强。多用于遗精遗尿,蜜炙后味甘涩。它能润肠通便,用于脾虚久泻、痢疾,还能避免腹痛的副作用。
2.增强润肺止咳的功效。例如常用的祛痰止咳药物如紫菀、枇杷叶、桑白皮、款冬花、百部、百合等。,蜂蜜烘焙可以增强润肺止咳的效果。
3.矫正口味,消除副作用。马兜铃果味苦,不好吃,容易引起恶心呕吐。蜂蜜烘焙可以缓解苦寒性,矫正口感不吐不快。百部和白前蜂蜜可以减轻对胃的刺激。
4.缓解药性。如麻黄生用时有暴汗作用,蜜炙后可减轻其发汗作用,并可增强止咳平喘的功效。
加工研究
传统的蜂蜜烘焙方法多以炒至“颜色加深,不粘手”为质量标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始终如一地掌握,影响成品质量。由于远红外干燥箱、电加热干燥箱等设备可以设定温度,加工产品的质量容易控制,所以用烘烤法代替传统油炸法的技术研究很多。如黄芪的研究结果表明,蜜炙黄芪(70℃或80℃烘烤2小时)的药理作用和化学成分与蜜炙黄芪相似,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