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彭县是什么?
彭州位于北纬103 10ˊ-103 40ˊ,北纬30° 54ˊ-31° 26ˊ之间,是北纬30°的神秘地带。地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的过渡地带,山、丘、坝一应俱全,形成了“六山一水三坝”的自然格局。四川盆地4814~489米的巨大海拔差,地貌的多样性,亚热带暖湿气候的特点,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决定了彭州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2004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281亿元,财政收入41.2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64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3.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3.07亿元。全市存款余额39.9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83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27元。
今天的彭州,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成都北郊是资源宝库,现代医药工业之乡,石化工业新兴城市,十一五中等城市,都市度假休闲港湾。
彭州自古被誉为“天府之金盆”、“蜀中沃土”,是古蜀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3000多年前,彭州人就在这里劳动生活,创造了绥江文化。到了唐代,彭州牡丹名扬天下,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称赞:“牡丹在中州,罗丹第一;蜀中,为第一。”现在,彭州已经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牡丹观赏基地,牡丹花也被确定为彭州的“市花”。彭州位于北纬103 10ˊ-103 40ˊ,北纬30° 54ˊ-31° 26ˊ之间,是一片神秘的北纬30°区域。地处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的过渡地带,山、丘、坝一应俱全,形成了“六山一水三坝”的自然格局。
彭州地形复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50%、11%和39%。九龙以北是山区,海拔2000 ~ 3000米,少数山峰达到4800米以上。最高峰是杜克王子峰,海拔4812米。
彭州位于龙门山南段与成都平原的交界处,北部为山区,风景优美,最高海拔4812m。
龙门山
龙门山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龙门山中段,最高峰4812米,由单晶山、银厂沟、九峰山、马鬃岭组成,规划面积203平方公里。彭州素有“天府金鹏”和四川“沃土”之称,已有3000年历史。
有趣的特征。鸟兽、流泉、瀑布、峡谷、栈道、怪石、彩虹、神灯、佛光、奇花异草无处不在,是离大城市最近的高山峡谷景区。
龙门大峡谷(银厂沟)景区是龙门山景区的精华。这条沟有50公里长。景区内山峰耸立,山谷幽深,怪石众多。咆哮的瀑布喷泉,神奇莫测的彩虹幻影,蜿蜒险峻的吊桥栈道,是国家级景区中最长的观光栈道,堪称川西一绝。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5℃。是天然的空调,是绝佳的避暑胜地。
九峰山景区因“奇峰倚天,巍峨九图”而得名。九座山峰中,有四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都说九峰山其实是火焰峰。九峰山怪石众多,云雾蒸腾,树木挺拔,不时有熊猫出没。登上九峰山顶的雷音寺,可以欣赏到山景、日出、云海、佛光、神灯等天文奇观。
马鬃岭海拔3508米,因山峰险峻,形似成熟的马鬃而得名。高山杜鹃林占地万亩,令人叹为观止。
彭州市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比同纬度地区少,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气候资源丰富。其特点是春季气温回暖早,但不稳定,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年平均气温15.6℃,年极端最高气温36.9℃,最低气温-6.2℃。
全年温度范围为65438±0.3℃。7月最热24.8℃,65438+10月最冷5.2℃,月变幅19.6℃。最高日平均气温可达30.65438±0℃;最低-1.7℃,最大日较差31.8℃,年平均无霜期276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932.5mm,最大0959年1280.9mm,最小1997年635.3 mm,全年7月平均降水量237.3mm,65438+2月平均降水量5.5mm。年平均降水日数≥0.1毫米为154天。
彭州位于龙门山南段与成都平原交界处,北部为山区,风景优美,最高海拔4812米。在南部,有一个马平川,成都平原,最低点489米。4000多米的海拔差,有山有丘有坝的地形和温暖湿润的气候,决定了彭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林业、药材、水利、旅游资源。
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石灰石、蛇纹石、铜、黄金、天然气等20多种。覆盖全市的都江堰水系和胥江水系提供了灌溉便利和巨大的水电资源。
丰富的农业资源使彭州成为全国商品粮大县和小麦、瘦肉型猪、彭州柚、速生丰产林、中药材等国家、省、市13商品生产基地。
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使彭州成为四川医药企业最多的县(市),数十种天然中药材制成的国家名牌药品深受群众喜爱。
丰富的建材资源让彭州成为川西平原的建材宝库,有句话叫搬不动的彭州是不服的成都。
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彭州成为都市人的休闲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