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又吃什么?除湿气的食疗有哪些?
饮食除湿帮助你放松。最近气温反复,时冷时热,多雨潮湿,人的身体会感觉湿气很重。如果体内的湿气长期排不出去,人更容易生病。除了体育锻炼,最重要的是调节饮食。那么湿气吃什么,除湿气的食疗有哪些?下面吃网小编就来告诉你什么是湿气重吃,什么是去除湿气的食疗。你又吃了哪些常见的祛湿食材?西洋参:寒性食物吃多了导致脾虚,可以喝西洋参茶,有健脾益胃的作用。荷叶:新鲜的荷叶,晒干后使用。除了祛湿利尿,还有开胃消食的功效。白术:为菊科植物,其根用于食疗。具有健胃强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四肢无力、食欲不振。土茯苓:土茯苓为白色科植物,其根入药。有促进体内水流、利尿、安神的作用。薏苡仁:也就是负责祛湿的薏苡仁,还有消除水肿、益肠胃的功效,利尿作用强。木棉:有祛湿清热的作用。茅根:白茅根是利尿除湿的好材料。湿气重吃什么?饮食调理方法:湿分寒湿、暑湿等。湿重会阻滞人体气机,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不思饮食,腹胀酸痛。在饮食上,可以多吃一些药食同源的蔬菜和调味品种,如生姜、花椒、大蒜、大蒜籽、葱、香菜、芹菜、扁豆、大葱、紫苏和花椒、胡椒、丁香、八角、茴香、盐豆豉等。一般湿的时候一见温度就消失,湿的时候一见香味就消失。另外可以喝点酒,多喝水,水要热开水。比如胃虚怕冷的人,喝热开水会暖胃,感觉更舒服。橘子和柚子比较适合做水果,因为两者都含有少量的挥发油,所以有芳香化湿的作用。湿又吃什么?祛湿饮食,健脾祛湿汤。材料:山药(干品)10g,土茯苓10g,冬凌草10g,猪胰腺(猪跨月)300g,清水适量。做法:将山药、土茯苓、香茶菜、猪肉洗净,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煮沸,再转小火1小时即可饮用。功效:适合脾胃不好的人。汤料是:木棉30克,鸡蛋花30克,槐花30克,薏米30克,瘦肉100克,炒扁豆30克,陈皮或砂仁12克。做法:将木棉、鸡蛋花、槐花、薏苡仁、瘦肉、炒扁豆、陈皮或砂仁洗净,一起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再转小火1小时。功效:适用于湿热脾虚者。清热祛湿汤材料:茯苓250g,葛根250g,赤小豆50g,扁豆50g,陈皮半个,水8碗。做法:土茯苓去皮切块,葛根去皮切块,将材料放入锅中,小火炖3小时。功效:适用于去骨火、除湿、清热解毒。材料:薏苡仁30g,莲子30g。制法: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武火煮沸,再文火煨1小时。功效:此汤以健脾祛湿清热的薏苡仁,健脾止泻、养心安神的莲子熬制而成,具有健脾祛湿、养心清热的功效。适用于厌食、消化不良、心悸、易怒、失眠、腹泻等。汤的配料是:黄鳝200克,西葫芦250克,薏米60克,芡实30克,香菇15克,生姜4片。方法:将黄鳝解剖取出内脏,洗净切段,放入沸水中飞起,过冷河;西葫芦刮去皮,洗净,切成大块;生姜、薏苡仁、芡实分别洗净,香菇用水洗净。将所有材料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1小时即可入味。功效:清热利湿,健脾开胃。可用于湿热下注筋骨所致的脚麻木、手脚无力,还可用于小便短赤、类风湿性关节炎、脚气等。薏苡仁有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的作用。芡实具有补肾固精、健脾除湿的作用。砂仁陈皮鲫鱼汤功效:健脾祛湿材料:砂仁6g,陈皮1/4片,鲫鱼300-400g,香菜4片,生姜3片。做法:砂仁碎;将陈皮浸泡去除果肉;香菜洗净;鲫鱼宰杀,去鳞去肠,入油锅炸至两面微黄。放入装有生姜的陶罐中,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大火煨2小时,加入适量香菜、盐、油。附:体内湿气重的表现春季嗜睡。很多人在春天就开始觉得累,整天无精打采。不管他们睡了多长时间,他们仍然感到困倦和疲倦。其实问题不在于人的睡眠时间不够,而在于人的生物钟在短时间内未能适应春天的气候变化。中医专家认为,春季脾胃虚寒容易引起湿困,再加上春雨连绵,外湿邪难阻脾胃,容易导致人体血气运行不畅,经络不通,出现疲乏困倦的症状。肠胃不适早春渐暖,气候多变。很多人感觉肠胃不适。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表示,春季之所以容易发生胃肠疾病,不仅是因为气温的不确定性,还因为春季各种细菌、微生物都比较活跃,饮食、生活不当更容易导致胃肠疾病,如急性胃肠炎、胃肠感冒、消化不良、胃炎等。容易感冒和呼吸道疾病的湿气一般来自“寒”。所以人们并不重视,乍暖还寒很容易被突如其来的天气搞得措手不及。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也明显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