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了20亿想花6543.8+0亿买纽约时报的陈光标。为什么没有消息?
陈光标因对中国慈善事业的突出贡献,被授予“中国首善”荣誉称号。1968年,陈光标出生在江苏省泗洪县的一个小村庄。陈光标小时候生活很坎坷,家里很穷,很难养活五个孩子。他亲眼目睹哥哥姐姐因为饥饿相继饿死,这也给他的童年留下了很深的阴影。从那以后,陈光标对饥饿有了恐惧的记忆,于是他决定创业,长大后变得富有。
陈光标,一个年轻人,10岁开始了自己的致富之路。陈光标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中午放学总能看到他拎着一根扁担和两个小桶在集镇卖井水,一天挣两三毛钱,他的第一份事业就这样开始了。这几年,陈光标的生意越做越大。17暑假收入2万,成为当地第一个少年收入过万的人。
28岁时,陈光标创办了人生中的第一家公司——南京李进伟电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他的带领下,公司越做越大,他也以30亿人民币的身价登上了2019胡润百富榜。
除了事业上的巨大成功,陈光标在学业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先后就读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得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学位和南京大学MBA学位。他是名副其实的校长。
创业成功后,陈光标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几十年如一日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截至2012,累计捐款已达20亿元。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必然有陈光标。他从创业之初就投身于慈善事业,印象最深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时对灾区的救助。得知汶川地震的消息,陈光标立即带领120名经验丰富的技术操作人员和60台大型机械组成庞大的救援队伍,奔赴灾区救援。到了灾区,陈光标亲自背起,拥抱受灾群众。在他们的努力下,陈光标带领的救援队挽救了131条生命。此外,陈光标还向灾区捐赠了超过1亿的救灾物资。温家宝总理高度评价了他,称他是“一个有良心、有灵魂、有道德、有爱心、关心灾区的企业家”。
除了关注慈善事业,陈光标还想为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做点贡献。为此,他试图斥资6543.8亿美元收购《纽约时报》,希望将中国的新闻传播到全世界。
纽约时报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报纸之一。如果中国的新闻能够刊登在《纽约时报》上,必将让世界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收购《纽约时报》是陈光标很久以前的想法。他曾经说过,他想买《纽约时报》主要是为了传播一些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想传播中国的新闻,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在收购《纽约时报》上,陈光标还在努力,还没有成功。
现在陈光标已经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也让世人误以为陈光标没有新闻了。其实很多年前他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农村过乡村生活了,这样可以照顾父母。然而,已经回到农村的陈光标却不忘投身慈善事业。他还是会在需要的时候出现,只是行为比以前低调了很多。
但今年陈光标在期间,再次向社会伸出援手,积极向武汉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达数千万。
这个世界上好人很多,但像陈光标这样把一生都奉献给慈善事业的人并不多见。他无愧于“中国首善”的称号。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善良的人。慈善就像冬天的一缕温暖的阳光,会给人带来无限的温暖。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