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是“后天之本”!本方剂能补脾虚,解郁散结,结节囊肿治愈。
脾被誉为“后天之本”。一、脾主运化,主要运化食物和水;二是影响气血正常运行。而脾虚运化不畅导致气滞痰凝血瘀,称为甲状腺结节。
詹姆斯《内伤辨惑论》有云:“脾胃内伤伤其气,内伤不足,不足者补之。”
怎么补?说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医案,详细说说如何给甲状腺结节囊肿患者补脾。
有这样一个女的,46岁,甲状腺结节去看病。没有明显的诱因。自从发现结节后,她也吃了很多中西药,但都没有效果。经详细了解,患者发现结节三年,双侧甲状腺肿大,偶有灼热感,吞咽时有异物感,但易烦躁,睡眠差,便秘,排尿,舌红苔黄腻,脉细。
先看脉象。什么感觉?我觉得自己像手指下的一根丝线那么小,浑身无力。根据脉诊,细弦为血虚肝郁。
再看舌图。舌红,苔黄腻。这是湿热的舌象,说明体内有热有湿,津液不能正常运化。
最后,脾虚导致痰浊,进一步影响气机运行,久而久之导致血瘀。
所以要想消除甲状腺结节,必须补脾虚,化痰祛湿。
这些药物如下:
柴胡、夏枯草、鳖甲、浙贝母、连翘、刘寄奴、水蛭、炒白术、茯苓、白芥子、郁金和蒲公英。
方中柴胡善调肝气,疏肝解郁,治气滞所致情志抑郁;夏枯草味辛,能散结,苦寒,能清热利肝胆泻。浙贝母性寒,味苦,能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连翘的苦寒能清心火,还能消肿散结;鳖甲味咸,善软坚散结;刘长于散苦,又能破血通经,散瘀止痛。水蛭味咸、苦,破血化瘀能力强;姜黄性硬寒,能散,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蒲公英的苦寒能清热解毒,还能行气;白芥子辛温,能散肺寒,益气通络,散寒化瘀,利水;这里比较重要的是炒白术,被誉为“健脾益气第一药”,主要以补气、健脾、燥湿为主;茯苓善排水利湿,可治痰。
全方温而清,标本兼治,具有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