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野果勾起童年,回忆接踵而至。
黑蛋
黑蛋学名龙葵,别名:七粒扣、茄子、野葡萄、黑天空等。,而且各地名称不一。因为果实是黑色的,我们形象的叫它黑球。龙葵植株大,叶片椭圆形,花白色,生命力强,常见于田间和房前屋后。龙葵的果实是一串,七八粒长在一起,可能是“七粒扣”绰号的原因。成熟的水果是黑色的,像黑色的珍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叫它黑球。龙葵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能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黑色的果实可以食用,是因为它承载了无数农村人的童年记忆。
不长大的龙葵,混在草丛里,和其他草平等。不引人注意,很多情况下无法识别。它经常被作为猪草割回家,成为猪和羊的美味。漏网之鱼龙葵一天天长大,直到开出白花,结出青果,被我们“区别对待”,甚至像藏宝一样藏起来。龙葵的幼苗大部分都被我们剪掉了,所以长大后果实不多。因此,割草和碰上结着黑色果实的龙葵感觉就像一个宝藏。我迫不及待地摘下成熟的水果,直接放进嘴里。它是甜的,略带酸味,有一种不同的味道。小时候物质匮乏,我们很少吃水果,尤其是葡萄。龙葵成熟的黑蛋在我们眼里就像美味的葡萄。
龙葵汁是黑色的,沾在衣服上不容易洗掉。据说龙葵果的汁液在更长的时间里被用作染料。吃了龙葵果后,牙齿和舌头都有污渍,有时候不注意,弄得满嘴都是。如果我夸张一点,可能就像现代鬼片里的怪物。想想看,满脸的汗,也许还有泥,头发上还有草籽。看起来应该很傻很可笑,但我当时并不这么认为。
遇到结着青果的龙葵,我怕别人发现,就把果实摘下来,用草盖着,这样过几天青果熟了,我就可以再次享用了。但大多数时候,都是碎玻璃。再来的时候,果子还是绿的,但是少了很多。我不知道是谁摘了成熟的果实,我用同样的方法用草盖住了它。
龙葵的果实里有青春的萌芽,龙葵的果实里有少年的情事。
雷,军和华是同班同学。他们经常一起去上学,一起割草。华是一个安静的女孩,经常被他们照顾。他们三个玩得很开心。三个人割草的时候,看到果子还没熟,就用草盖住,说过几天果子熟了再来比较好。又过了四五天,雷提议去摘成熟的龙葵果。部队说时间太短果实还没成熟,要过两天才能走。华也说时间太短,怕白跑一趟。第二天在学校,军军说爸爸让他干别的活,不能割草。华觉得自己没有和一个男生一起去割草,是怕朋友们说她闲话。雷背着一个篮子,拿着一把镰刀,慢慢地走在路上。没有朋友,他工作的时候抬不起头。雷随手在田头的大犁沟上挥了一把镰刀。犁沟上的草,一茬接一茬收割后都老了,很难割。牛羊不喜欢吃它。田埂上和玉米地里都有嫩草,雷不敢一个人到玉米地里去。雷想念华。这时,雷听到了华的声音。雷百思不得其解,以为自己错过了小伙伴的幻听。然而,华的声音还在继续。他停下镰刀,倾听他们的声音。君说,你看,这果子成熟了不少。我摘了给你吃。华答应一起来,雷知道了会不高兴。部队说,我们要挑几个剩的,明天跟雷走。他不知道。雷向前走去。透过玉米地,我们可以看到君和华的模糊的身影。君把采来的龙葵果都给了华,华拿走了也不吃。君说你吃吧,华说我们一起吃,君说我不吃,你爱吃就都吃吧。华有点不好意思。
雷突然明白了华说家里有事的原因。从此,雷和军再也不在一起割草了。后来“在河西等我”这句话在班里传开了,据说是截取的一张小纸条的内容。后来,君和华不说话了。
前几年流行《红山果》这首歌。“你又摘了红山果,一颗一颗给我。”我想到了龙葵果。如果我再大一点,君荷花会是“陪我一百年”的美好结局吗?如果没有被拦截的“河西等我”的谣言,花和君会变成陌生人吗?
少年的事情是美好的,也有遗憾,但也许正是遗憾让它们变得更加美好。
马索尔
麻梭又叫麻梭,学名青麻,也叫青麻。我们这一带叫它野麻树。这种植物比龙葵大得多,壮得多,常见于路边和房前屋后,尤其是坑洼处。
好像苘麻不属于草。反正我们割草的时候从来不要苘麻。苘麻非常肥沃,零星的几棵树可以蔓延成一大片,如果任其发展,可以很快吞没庄稼。因此,如果在现场发现它,必须将其移除。
苘麻的植株直立,茎粗壮。“蓬蓬中,不扶直”指的是环境的重要性,实际上说明苘麻是正直的。从小到大,苘麻就像一株棉花,连根拔起都要费很大力气。苘麻的茎、叶、果实都是绿色的,叶子有手掌大小,可以用来包东西。记得小时候用凤仙花染指甲,用麻叶裹手指。我小时候也玩麻叶游戏,就是把麻叶放进老虎嘴里,打它们,看谁发出声音。麻秆的皮可以剥下来搓成麻绳。我记得村子东边有一个大坑。大雨过后,大部分坑都被淹了,有人在水里放了一捆捆的麻,说是浸泡到一定程度,麻的皮容易剥落。后来,当我学会了“白天耕田,晚上收马,村里的孩子管自己的事”这句诗时,我常常想起搓麻绳的工作,想起水坑里的麻。
苘麻全身都是绿色的,花是黄色的,很醒目,很漂亮。但它从来不属于观赏花卉的行列。丰果,即麻纺锤,呈绿色,类似莲花,但周围有较多规则褶皱。麻纺锤可以吃。食用的麻纺锤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嫩麻纺锤的皮一剥下来,就所剩无几了。老麻纺锤的皮剥不下来,种子太老,很难吃。吃麻籽也有窍门。首先你要找的麻籽要老嫩,然后剥皮要有技巧。先把麻籽根部的苗子去掉,然后从中间把皱巴巴的蓝皮剥掉,剥一次,再往上提去掉顶部的皮,一个白色的粒球就好了。食用麻籽呈白色,排成一圈,列有十余列,每列三粒。火麻仁吃起来微甜,有一种木质的根,有点涩涩的感觉,吃在嘴里脆脆的。
丰富的苘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新鲜的苘麻叶可以碾碎捣成泥,敷在肿胀部位,消肿止痛。火麻仁也是一种中草药,具有清热利湿、消炎解毒的作用。还能预防“三高”,加速中老年人体内脂肪酸和胆固醇的代谢,防止血压和血脂升高。小时候,我在田里割草时不小心割破了手。我在不耽误工作的情况下,捏了一片麻叶,缠在几根草上。现在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苘麻的药用价值。
紫薇和马普切
生在农村,玩在田间地头,对田间地头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田间地头的植物情有独钟。地里能吃的野果也是灯笼果,因外皮呈灯笼状而得名酸浆。果实成熟时,可分为黄色和红色。可以鲜吃,吃起来有点酸有点辣。我不太喜欢。现在根据资料得知,果实中不仅维生素含量特别高,而且富含酸浆醇、酸浆酸、生物碱、枸杞酸、胡萝卜素,经常食用可以促进人体生长发育。早知道小时候多吃点,我可能就长高几厘米了,我就能从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变成苗条的了。
还有一种大家熟知的野果叫马炮,也叫马炮瓜。马炮的叶子看起来更像黄瓜叶。它们是开着小黄花的藤蔓植物。一棵葡萄树能结许多麻包。未成熟时,气泡呈绿色且坚硬。8月份泡泡成熟时,泡泡的颜色会逐渐由青色变成黄色,香味也越来越浓。马沫最吸引人的是它的香味,和甜瓜一样好闻,远远就能闻到。小孩子迷恋马泡泡的香味,就摘几个放在课桌桶里。不过马泡泡太香了,经常被老师发现。但是老师有时候也只是问一问,警告一下,下次不准带进教室,不会真的扔出去。是啊,谁能拒绝植物的芬芳呢?爱美惜香,人皆有之。有时候我会把马沫放在衣柜里,让衣服也沾染上马沫的香味。然而,有时候却弄巧成拙。长时间忘记行李箱里的马沫,马沫就会在行李箱里腐烂,香味变得酸涩难闻。
食用野菜
除了一些野果,很多野菜也是当时餐桌上常见的。小时候经常吃野菜,比如杏菜、扫把菜、灰菜、马齿苋、猪毛菜,荠菜不常吃。杏仁菜和马齿苋常用来做大包子,扫帚菜最好蒸,猪毛菜和灰菜凉。听我妈说,荒年,野菜找不到了,所有能吃的叶子都被磨平了。到我们这一代人记事的时候,吃野菜不完全是因为穷,而是有一些尝鲜者。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吃野菜,纯粹是为了早尝和稀有。另一个原因是许多野菜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当春回大地,绿意盎然的时候,很多婆婆会在周围的地里或者公园的草丛里寻找野菜,带上锅铲和食物袋,仔细寻找,仔细挖掘,看起来就像是在认真专注地寻找宝藏。我想他们寻找和采摘的不仅仅是野菜,而是一段时间,一段记忆。
绿色的田野,野菜,鲜艳的衣服,满脸的笑容,是对过去的回忆和缅怀,也是对当下生活的讴歌和珍惜。
大鱼大肉不再稀罕,野菜也成了好东西。谁家老母亲总是给孩子送几个野菜包子,或者让亲戚朋友尝尝。现在有很多野菜馆,野菜小笼包,野菜汤,清蒸凉菜,接近野菜的好像高级,因为接近野菜的价格都不低,而且都经营的很好。前几年流行一句话“穷人吃肉,富人吃草”,这里的草多指野菜。你看,野菜不再是贫穷的象征,而成了地位的象征。
有需求就有供应,有市场就有产地。野菜种植基地和加工厂也应运而生,野菜生产链逐渐完善。许多有经济头脑的人靠经营野菜发了财。
在中国人的理念中,有天真自律的,而在中国人讲究回归自然。一群野菜是尝鲜,是回忆,是甜蜜的回忆。但谁能说那是自然的回归,是苦难的记忆,是幸福的宝藏呢?
珍惜你此刻所拥有的。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野果是孩子们的零食。在饥饿难耐的穷年,野菜帮助人们度过饥荒。如今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曾经是珍品的野果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野菜变得稀有,重回餐桌。面对熟悉的野果野菜,总能想起童年的岁月和田野。
感恩的岁月,感恩的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