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三月蒿草,四月蒿,五月砍柴。这是什么意思?
说明道理: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定要抓住关键点去解决,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三月乍暖还寒,有时会出现倒春寒。这时,“陈印”已经积累了一个冬天的养分,破土而出。但到了4月份,由于气温逐渐升高,根系发达,芽迅速膨大,“陈印”的营养成分逐渐分解,药效降低。不再有原来的功效,变成了“滨蒿”。
由于茵陈蒿根系发达,生命力强,生长迅速。5月份已经枝繁叶茂,没有应用价值。6月份逐渐开始干涸,只剩下烧火的功能。
扩展数据
暗示
相传,当年一代名医华佗对一场严重的疫情束手无策,苦于无良药可治。一天,华佗去一个村庄行医。挨个咨询村民后,他深感无奈,只能解释准备丧事。
第二年,华佗再次来到这个村子,他惊讶地发现,哪些村民不仅去年安然无恙,而且比去年更加健壮。华佗不禁暗暗惊叹,深入村民家中了解原因。村民告诉华佗,由于疫情的爆发,大家都没有力气种粮了。无奈之下,他们去山里挖了些野菜充饥,吃得最多的是一种叶子灰绿色的蒿。
经过几年的探索,华佗对这种青蒿有了新的认识。这种植物,俗称黄花蒿,只有在三月和清明前后采摘时才有很好的效果,但是过了这个早春时节,随着天气的逐渐炎热,这种黄花蒿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因为这种蒿容易和黄花蒿混淆,华佗就给这种蒿命名为茵陈蒿,并编了顺口溜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使用。
茵陈蒿是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幼苗,春季发芽。它在农历二月至三月间长到三寸长时价值最高,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药。
茵陈蒿也是一种美味的野菜。早春时节,新鲜的茵陈可以做出各种美味的食材。茵陈蒿可以用来凉拌、炒肉、蒸饺、蒸菜、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