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朴夏玲汤(1082)是治疗暑湿感冒的良方。
藿朴夏玲汤中的杏仁、豆蔻、薏苡仁是上、中、下三焦利湿的代表药物。杏仁上通肺气,与藿香、豆豉同用,祛湿解表,使阳气不郁。三药配伍可促进上焦。砂仁豆蔻味香,味苦,能平中焦,健脾胃。与半夏、厚朴同用,能燥湿运脾,使脾能运化水湿而不化湿,三药配伍能顺中焦。薏苡仁渗下焦,茯苓、猪苓、泽泻散湿,使水道通畅,则湿有出路。诸药合用,芳香馥郁,苦温滑中,轻渗,以祛表里之湿,分上下。
藿朴夏玲汤以祛湿为主,无清热药。处方中药物配伍合理,能祛上、中、下三湿,燥湿则热自清,故可治疗湿热引起的上、中、下三焦疾病,即“燥湿清热”法。此法是温病学理论的发展,是和声法的变化。
治湿有三法,即芳香湿、苦温湿、轻渗利湿。藿朴夏玲汤合三法为一方,宣内利湿,芳香化湿,利水渗湿,被称为治湿良方。
藿朴夏玲汤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早发,或暑湿兼夹,湿重于热的症状。临床上胸闷、倦怠、腹部不适、舌苔白腻、脉沉是证候治疗的要点。可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急慢性结肠炎、暑湿感冒、汗出异常、湿头痛。
临床应用藿朴夏玲汤应注意六个方面:①方因湿重,病程迁延不愈,病脏多在肺脾,症状多与上、中、下三焦相混,以中焦不和为常见,兼以痞满、腹胀、少食、饱胀为伴随症状。②方证的主要病机为湿阻气滞,火蒲夏玲汤可消除所有症状。③关键是察舌切脉:中医诊疗疾病中的四诊合二为一,本方特别注重舌诊,其特点是内形多样。舌质胖或有齿,舌苔表现为津液,不淡、灰、白、厚腻,或黄腻等。,这是湿浊内阻的确切基础。除舌红、苔黄腻外,可以用原方切中病机,有的放矢。典型的脉象是缓慢的。④本方对体质状况的认定重点是超重、肤色偏黄,伴有嗜睡或嗜睡、口渴、无求饮。⑤以古方代泥,因人制宜,对症加减,辨证施治。⑥治疗湿滞气滞,方药应以轻、疏、灵为主,以利湿透,健脾胃,不必任意加补。用量要少但要精,这样会影响原方的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