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的五大药用功效你知道几个?

说到紫苏,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烹饪还是制作饮品,很多人往往喜欢用紫苏调味或装饰。可以说,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是很常见的。

不过,更难能可贵的是,紫苏还能治病,所以中药的“苦味”也不全是绝对的。#健康之星计划#

紫苏有哪些功效?

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发散风寒,表示风寒表证

什么是风寒表证?

简单来说,就是寒寒的开始。

紫苏虽然有散寒的作用,但功效相对温和。当症状只停留在皮肤表面,没有深入内脏时,抓一把紫苏,泡一杯香浓的紫苏茶。

紫苏的味道很特别,有点香,有点辣。中医认为辛能行气散。紫苏味辛,能帮助人体发汗,通过汗液把体表的寒气带出体外。

如果是短时间感冒,而且比较严重,此时单独使用紫苏可能效果不好,需要配合其他药物来散风寒。

促进气的流动并使之正常化

有些人总觉得喉咙里有个肿块,就像个梅子坑。他们咳不出来,也咽不下去。他们认为有东西长在了他们的喉咙里。去医院检查,被告知没有真品。

其实这就是痰气受阻,卡在喉咙这里。中医称之为梅核气,西医称之为慢性咽炎。这个时候,就是紫苏大显身手的舞台。紫苏擅长行气。喉气下降,痰就会下降。

但是单纯用紫苏并不能完全解决根本原因。这里就推荐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的名方:半夏厚朴汤(半夏、茯苓、厚朴、生姜、紫苏)。刚才说了病属痰气,顾名思义,痰气皆有。紫苏行气,半夏化痰,相辅相成,疗效显著。

这里不得不补充一点,紫苏分为紫苏叶和紫苏茎。目前紫苏叶主要入药。如果你想要更好的效果,你可以在汤剂中加入更多的紫苏梗。中医有句话,所有的气都在茎下,紫苏叶的药性是由内而外的,所以更倾向于散寒;紫苏梗的药性自上而下,所以更倾向于降气。

和胃止呕

紫苏还可用于中焦气滞所致的腹胀、恶心、呕吐。

一般来说,在夏天,吃了太多的冰镇饮料和凉性水果后,身体非常寒邪,你会感到消瘦并伴有恶心、打嗝和呕吐。可以用紫苏,也可以加一些砂仁、丁香等中药止吐。

如果吃了一些辛辣食物后胃火上来,伴有腹胀不适,此时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可与清热的黄连、芦根合用。

解除鱼和蟹的毒素

刚才说了这么多,我们来谈谈接地气:

其实紫苏一直和我们在一起。

在日本的食品店,精致的生鱼片下面总会有几片叶子。这是紫苏!

不仅起到美容的作用,还能给鱼蟹解毒。

另外,凡因吃鱼、蟹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都可以用紫苏煮水喝,但切记紫苏不宜久煎。

防止流产

怀孕3~4个月时,孕妇常有孕吐现象:

饮食不好,厌恶油,饭后经常呕吐。

如果症状长期持续不改善,胎儿的生长发育会因母体食物摄入不足而受到影响。

这时候紫苏就能派上用场了。

紫苏是一种香味浓郁的食品。可搭配陈皮、砂仁等药材,有效缓解孕期呕吐、胸闷等症状,还能起到一定的安胎作用。

因此,如果孕妇出现呕吐或胸闷等不适,可以坚持饮用紫苏水,症状会得到有效缓解。

可见紫苏具有治疗风寒感冒初起、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同时还能鱼蟹解毒、行气安胎。

紫苏的价格也很亲民。

所以,和紫苏交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