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养殖如何调节水质,有哪些方法调节水质?
池塘养殖必须注意水质。如果水不好,鱼就不能生存。日常喂养过程中注意加水换水,减少水中有害物质。同时要用增氧机增氧,不同天气开启时间不同。每15天用生石灰杀灭细菌,每亩用量不超过15公斤,每30天使用一次生物制剂。
一、加水换水是最常用的调节水质的方法。因为池塘里残留的饵料多,容易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等物质,会污染水体,对鱼的健康有害,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所以每隔7-10天要加水,水的厚度在20-30 cm左右。如果水质变差,就要及时换水,排出一部分老水后再注入新水。
二、适当充氧的鱼在池塘里需要呼吸,呼吸离不开氧气。如果氧气不足,水质无法保证,需要适当增加。增氧的方法一般用增氧机,晴天中午开,阴天晴天开,连续阴天半夜开,白天不开。
三、药物杀菌为了避免水中有害细菌过多,需要定期使用药物杀菌。生石灰常用于杀菌,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可以调节酸碱度,预防鱼病。通常每15天使用一次,每亩可使用10-15公斤。加水调成浆后,趁热撒满池水即可。
4.生物制剂生物制剂也可以改善水质。通常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和地址修饰符。它们可以去除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增强鱼类的免疫力,避免其患病。一般30天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