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临床处方中的肺炎是怎么回事?
方法减少儿童用药剂量,每日65438±0剂。水煎服,重病患者每日2剂。
主治:清肺热,止咳平喘。适应症为肺炎,其特征为咳嗽、气短、鼻音喘鸣、痰浓而黄、口渴和出汗、小便黄、大便不通畅或不通畅、舌红、苔黄或腻、脉浮或滑、肺中有湿砰砰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以及X射线上肺部有炎性阴影。
栝楼10g;适用于痰多的患者;如果口红是紫色的,去掉杏仁,加入8g赤芍和6 g红花;用大黄至20g对于便秘患者;气虚患者减大黄加黄芪10g;;加沙人参10g,麦冬10g。治疗62例,总有效率为96.7%。
加味薤白散由桑白皮25g、枸杞皮15g、甘草6g、黄芩15g、葶苈子10g、枇杷叶10g、前胡15g、浙贝母12g、杏仁65402 g组成。
方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分别于上午10和下午3: 30服用1次。
主治:清肺热,止咳平喘,肺炎。
有恶寒发热、身痛、苔薄黄、脉浮者,加金银花、连翘、淡竹叶、荆芥、薄荷。高热口渴、鼻刺激粗糙者加麻黄、石膏;痰中带血者加侧柏叶、白茅根;对于便秘患者,加黄或火麻仁;神志不清者,加1安宫牛黄丸,研末口服;心悸加当归、黄芪、瓜蒌,重症肺炎、高热脱水加清开灵或双黄连。对58例老年肺炎进行了治疗。结果:显效50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最多吃30剂,最少吃6剂。平均剂量为15。
注意避免蟹、虾等容易引起致敏的食物,加强饮食营养,增强抗病能力。
葛亮散的原料有大黄15g(下背)、芒硝15g(内服)、栀子10g、薄荷6g、黄芩15g、连翘20g、甘草6g。
方法:煎服,每剂300毫升,每日2次,每6小时服150毫升。
主治:清肺热。治疗休克性肺炎,表现为肺热郁结,气短,面色晦暗,紫绀,四肢冰凉,胸腹灼热,小便短赤或无尿,大便秘结,舌红,苔干黄,脉细数。
肢冷、微循环障碍者加四逆散(柴胡15g、枳实10g、赤芍15g、甘草6g)。桑白皮30g,15g;胸闷憋气咳嗽者加杏仁;痰多黄、胸痛闷者加冬瓜仁30g、桃仁10g、薏苡仁30g、芦根30g;腹胀便秘加重大黄、芒硝(各加30g),厚朴10g。治疗12例,全部治愈。纠正休克的平均时间为10-24小时,体温降至正常的平均时间为4.1天。
注意中医治疗,同时给予输液补充血容量,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加减降生散的原料为僵蚕10g、蝉蜕10g、姜黄6g、栀子10g、豆豉10g、杏仁10g、飞机草10g、鱼腥草10g、半夏10g。枇杷叶10g。
制备方法为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三次,疗程为7天。
主治:宣肺解郁,清热燥湿。主治:细菌性肺炎湿热肺郁。症状包括持续低热,咳嗽有粘痰,胸痛伴胸闷,心烦,汗出不畅,乏力,舌红,苔黄白厚,脉滑。
高烧患者加石膏30-50克;有表证者加香薷10g、薄荷8g;便秘者增加黄量10g(腰背),黄差者增加车前草、滑石量10g;胃肠湿热者加黄连10g,茵陈15g。治疗57例。结果治愈25例,好转3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8%,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
清肺汤由芦根25g、鱼腥草15g、黄芩10g、薏苡仁25g、冬瓜仁30g、桃仁10g、川贝10g、丹参15g、甘草5g组成。
方法:每日1剂量,水煎两次。
主治:清肺化痰,活血化瘀。治疗老年肺炎,症见咳嗽、咳痰、气短、痰白或黄、发热或低热、胸闷、口唇青紫、舌质红或暗、有瘀斑、苔黄、脉数或涩。
肺热者加栀子、桑白皮、葶苈子。痰热盛者加栝楼、天竺黄、浮石、竹沥;血瘀严重者加红花、赤芍、三七;加沙参麦冬,或合生脉散,是久病伤阴者。治疗老年肺炎109例。结果:显效50例,有效47例,无效65例。总有效率为89%。
加味仙方活命饮的原料为金银花30克、穿山甲20克、防风10克、白芷12克、当归10克、陈皮10克、川贝10克、黄芩10克、皂角20克、天花粉15克
方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7天为1疗程。
主治:清热解毒,活血化痰。治疗伴有寒战、发热、咳嗽、咳痰、肺部实变或湿罗音症状的肺炎。
鱼腥草。有效脓痰或锈痰者加30g,胸痛者加瓜蒌15g。治疗46例。结果:显效29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7%。
清肺饮原料为金银花30g、连翘15g、荞麦30g、杏仁10g、柴胡10g、桔梗10g、桃仁10g、大黄10g(下)。
方法:每日1剂,早晚水煎两次。高热期间每日2剂,分4 ~ 6次服用。
主治:清热解毒,化痰排脓。治疗巩固期肺炎。
126例得到有效治疗。结果:97例治愈。好转2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4.5%。与中医辨证治疗组相比,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局部炎症吸收时间比对照组缩短4.4±0.6天,差异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