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可以提供一个治疗乙肝的中药药方吗?
功效:凉血解毒,疏肝活络。
适应症:急慢性乙型肝炎
用法:按其量将细粉加倍制成胶囊,每日三次,每次3~4粒。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在1年单独服用胶囊6个月,第二年以后每年服用3个月。急慢性乙肝患者用汤剂治疗,每日1剂,同时服用胶囊。肝功能正常后,单独服用胶囊6个月。
解决方法:乙肝病毒引起的疾病要从三个方面来认识:一是血热,二是肝郁,三是血瘀。所以这个方子用了大剂量的生地清热凉血,还养肝养阴;虎杖、半枝莲能清肝解毒,也能凉血;香附、佛手疏肝理气,调理气血;丹参和郁金合用能改善肝脏气血循环,促进肝脏利用,并能减缓肝纤维化的进程。诸药合用,凉血解毒不伤肝,疏肝活络不伤肝。
加减:口干口苦,无食欲,胃饱反胃,可加莲子20克,砂仁5克,白术12克,枳壳12克,健脾和胃;尿黄、舌苔黄腻、胆红素偏高者,不建议用茵陈、大黄,以防苦寒伤肝阴,肝用。可加入车前子20克,竹叶65,438+00克,通草65,438+00克,清热利湿去湿热。肝功能时差的慢性乙肝患者常出现肝阴虚的症状,如舌红、口干、头晕、眼干、全身无力、脉细等。可加入枸杞20g、当归15g、川芎15g、白芍15g。阴虚兼湿热瘀阻者加莲子20g、车前子20g、山药20g、枸杞子15g,养阴不助湿,清湿热不伤阴;对于慢性乙型肝炎,要减缓肝纤维化的变化,防止肝硬化和癌变的发生,加用柔肝化瘀剂,包括鳖甲3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赤芍12克。
临床应用:本方温和、简便、价廉,适用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及各类急慢性乙肝患者。
1.在各种肝病的治疗中,要时刻注意肝体阴阳的关系,因为肝体阴最易受损,肝阳最难用,所以用药不能苦燥,也不能过冷伤肝。
2.初发乙肝,不提倡应用甘草酸二铵或联苯双酯等西药静脉滴注。如果应用后肝功能不下降或不复发,再用中药治疗是极其困难的。如果只是第一次使用以上方子,效果会比较满意。
3.对于ALT、AST升高者,不建议使用五味子降酶,使用后只能取得暂时效果。如遇湿盛或湿热,湿热会更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