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南、郑村坝战役的具体经过

靖南战役,郑村坝战役

文健元年(1399)十月十九日,燕军在徽州(今河北平泉县)整编,分为中、前、左、右、后五军。10月21日,严俊进入松亭关(今河北宽城县西南)。11月初五,燕军渡过白河(当时已经封冻,在北京顺义区以东渡河),击溃李景隆的哨兵陈晖军一万余人。当天,与李景龙的部队在郑村坝会战。严俊四处冲击,连破了南军第七营,李景龙被击溃。当夜,李景隆见战局不利,正村坝所有部队轻装撤退。几十万人的辎重留给了燕军。

但李景隆在没有通知围困北平的南军的情况下匆匆离去,燕军就这样在北平城下轻松击败了南军,取得了它的物资。李景龙领兵撤出德州郑村坝,战斗结束。在这场战役中,南方联盟军损失超过10万人。

李景隆将军攻北平(今北京),退郑村坝。第四天,燕王朱迪从大宁(今内蒙古宁城)(今北京通县东四十里)回到孤山,得知自己的军队在白河以西(即北运河)列阵,于是取河冻结,向西行军,打败了李景隆军前哨总司令陈晖率领的一万多人。第五天,在郑村坝与李景龙军交战。当朱迪看到他的部队正在移动时,他和琼斯一起袭击了第7营。

颜引张玉等排成一队,到了城下。留在城内的部队出城参战,内外夹击,击溃了建文帝的军队。李景龙向南逃到了得克萨斯州。第二天,偃师继续进攻,攻破第四基地。众军闻知李景隆已逃,弃兵粮,日夜南逃。这一仗,燕史* * *杀了他几万人马,赢了两万多匹马。

文健元年十一月九日(1399),朱迪回到北平城。由于前(7月)信没有回音,他又上书朝廷,陈述吉太、黄子澄陷宗藩之罪。他没有回应。12月,朱迪利用双重间谍,将辽东统帅吴高降职,从而消除了东北的后顾之忧。

由于李景隆打算等到来年(1400)再北攻燕,决定进攻山西大同,以牵制南军。12月19日,朱迪出发攻打大同。12月24日,严俊抵达广昌,守将杨总投降。文健二年(1400),正月初一,严俊到达禹州,明军军长王钟、李渊向投降。二月初二,燕军攻大同。因为大同是代王的封地,军事地位极其重要,李景龙不得不出手相救。李景隆走出紫荆关后,燕军从居庸关回到北平。邦联军队在冰天雪地里白跑了一趟,兵力装备损失很大,士气也损失惨重。

建安二年(1400)二月二十八日,李景隆上书朱迪,请求暂时休战。太子回信要求齐泰、黄子澄等。李景龙从此有了二心。除了让邦联军队白白跑了一个月之外,严俊还意外地同时遇到了一支来自蒙古的军队,并将其收编。此外,文健二年(1400)二月,保定府降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