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吃药有一个“金字塔”,每一层都有最好的适用范围。

每一粒药丸都在默默的等着你去领悟。

对有些人来说,排便是一件“苦差事”。从蹲下的那一刻起,你就知道这将是一场硬仗。

很多人往往不问病因就随便用泻药,以求一时“快”。有些人为了减肥,长期依赖泻药清肠刮油,导致用量越来越大,甚至便秘。

泻药其实是有金字塔分类的,每一层都有它的适用范围。越高越气人,用对了就会事半功倍。

塔底

刺激性小,用于功能性便秘。

代表药物:益生菌、阿胶等。

益生菌和益生元可以帮助调节肠道菌群。医药级益生菌制剂,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可以缓解肠炎、腹泻。

益生元作为膳食纤维补充剂,可以激活益生菌,调节肠道功能。

活动少、饮食不佳、作息不规律引起的功能性便秘的人,可以先调整自己的日常饮食,少吃肉,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叶类蔬菜、土豆、苹果、香蕉、芒果等。),并且每天喝1.5~2升水。

如果效果不大,那就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益生菌和膳食纤维制剂。

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便秘,也可以用蜂蜜、芝麻、阿胶等食用。两者都可以缓解便秘,属于药食同源,比较安全。

二楼

容量性泻药,适用于轻度便秘

代表药物:车前子、润肠通便丸等。

如果一周排便少于三次,大便干硬,或者排便费时费力,需要手辅助至少6个月。切除器质性病变后,要用药。

容量性泻药作用温和,是轻度便秘患者(排便不畅,可通过饮食调整和短期用药恢复正常排便)的首选药物,包括车前草和聚卡波非。

这些药物具有亲水性,在肠道内吸水膨胀后,会增加粪便的体积,从而有助于缓解便秘。

服用时需要增加饮水量。比如你需要保证200 ml的饮水量,才能服用Eurocar。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会导致药物依赖,不适合肠道动力不足的患者。

中药方面,麻子仁丸、润肠通便丸、通便灵、益气通便颗粒等。能清热解郁,健脾和胃,润肠通便。

这类药物适用于胃肠积热或脾胃失和引起的轻度便秘患者,但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第三层

渗透性泻药,适用于中度便秘

代表药物:乳果糖、火麻仁等。

轻中度便秘患者可选择乳果糖、聚乙二醇、盐类泻药(如硫酸镁)等渗透性药物。

它们能维持肠腔内的高渗透压,防止盐和水被吸收,增加粪便量,刺激肠道蠕动。

乳果糖不良反应少,长期使用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停药后症状不会明显反弹。但少数患者服药后有腹胀感,有肠梗阻、半乳糖血症者禁用。

建议乳果糖初次使用时,每日服用1~2次,每次10 ~ 20g。如果服用2~3天后便秘症状没有改善,需要和医生进一步沟通。

聚乙二醇用途广泛,适用于成人和8岁以上儿童。

建议每次服用1袋,每天1~2次,或每天2袋,1次;儿童用药疗程不宜超过3个月。

硫酸镁有很好的通便作用,但过量使用会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导致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建议每次将5 ~ 20g硫酸镁溶于100~400 ml温水中,早上空腹服用。

大麻子、于立人、胡等。都是中医里的润燥药,作用比较温和,可以遵医嘱选用。

第四层

见效快、时间短的润滑泻药。

代表药物:开塞露、液体石蜡等。

润滑性泻药,如开塞露、液体石蜡、东莨菪碱等起效快,但作用时间短。

它们能软化粪便,润滑肠壁,一般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便秘的痛苦。适用于痔疮、肛裂、术后大便干燥、大便嵌塞的老年患者。

开塞露适用于排便反射较弱、大便量多且质地较软、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对食量少、大便干燥患者作用有限。

开塞露不宜频繁使用,因为会影响肠道对钙磷的吸收,降低直肠的敏感性,使排便更加困难。

老年高血压、心力衰竭便秘患者可选择液体石蜡,常用量为15 ~ 20ml,睡前服用。

其他常见的泻药有肠动力药,如普鲁卡因。

它们作用于肠道神经末梢,调节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蠕动,对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但常导致轻度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肾功能不全、严重肠胃炎患者禁用。

宝塔的尖顶

用于严重便秘的刺激性泻药

代表药物:果导片、巴豆、大黄等。

刺激性泻药快速有效,代表药物有酚酞、比沙可啶、蓖麻油等。

作用于肠道神经系统,有助于增强肠道蠕动,刺激肠道分泌,从而促进排便。这些药物最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刺激性泻药几乎都含有蒽醌类物质,在通便的同时会造成体内电解质、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流失。

久而久之,会使肠道蠕动功能减弱,使偶发性便秘恶化为习惯性便秘。

更有甚者,这种泻药中的蒽醌类物质会沉积在肠黏膜中,长期大量使用会引起大肠黑变病。

需要注意的是,导服片一般在服用后6-8小时起效,最佳服用时间为晚上睡前15-30分钟。

而且像大黄和含大黄的中药泻药,最好在早餐后和睡前服用1次。比沙可啶不应与牛奶和抗酸剂一起服用。

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等。在中药中也有很强的疗效,适用于大便干燥、消化不良和上火。

特别是巴豆、甘遂、矮牵牛药性凶猛,毒性大,可引起严重腹泻。使用时请严格遵医嘱。

久病、年老体弱、妇女产前产后、经期等引起的虚损。应谨慎使用或禁止使用。

中医治疗便秘讲究对症用药;

盲目滥用不仅加重便秘,还容易导致不良反应。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本期

张必华,医药智库北京医院药剂科副主任。

樊如英,解放军陆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首席中医专家王世标

生活君吹小号。更实用可靠的用药指南。

请移至“你懂医学”并翻转标牌。

(ID: yaonidong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