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中药?
吴茱萸。
吴茱萸,又名轻吴茱萸、吴茱萸,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吴茱萸、石虎或毛吴茱萸的近成熟果实。中医认为吴茱萸辛、苦、热,入脾、胃、肝经,有散寒止痛、疏肝行气、和胃止呕的作用。本品能温中散寒止痛,善解肝经郁结。常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呕吐吞酸,脾胃虚寒所致的胃脘冷痛、泄泻,尤其对止痛、止呕疗效显著。《本草纲目》中记载:“辛热能散热,苦热能燥热固本,其所治诸病,皆基于其散寒温、燥湿解郁之功效。”经典上说:“温中降气,止痛,止咳寒热,祛湿化瘀。”吴茱萸香气浓郁,内服外用皆可。对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于吴茱萸的起源,民间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吴茱萸原产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吴国,称为吴茱萸。有一年,吴国把它作为贡品献给了楚国。楚王看到后,非常不高兴。他不听陈武的解释,把车开了出去。幸好楚国有一位精通医术的大夫朱,追着吴茱萸走了。有一天,楚王患了感冒,旧病复发,胃痛难忍。所有的药都无效。这时,朱医生用乌鱼汤治好了楚王。楚王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到吴中道歉,并号召楚国广泛种植吴茱萸。楚王为了让人们永远记住朱博士的贡献,把吴茱萸改名为吴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