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育北柴胡DC?如何实现高产?
柴胡是市场上常用的。其主根粗而硬,表皮呈灰褐色或暗褐色,常有少量侧根。根粗长,皮薄,分枝少为佳。株高45 ~ 70厘米。茎丛生或单生,上部分枝多,略呈之字形弯曲。茎基部无纤维状叶柄残留。茎生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中间叶倒披针形,有7 ~ 9条平行脉。叶宽6 ~ 16毫米。复伞形花序,花鲜黄色。双吊果,宽椭圆形,左右扁。裂果花瓣呈香蕉状,凹凸或平凸,长2.5 ~ 3毫米。双吊果椭圆形,长约3毫米,宽65438±0毫米,侧面扁平,合生部收缩,表面棕褐色,稍粗糙,吊果断面呈半圆形,胚乳周围呈管状,胚乳背面圆形,腹面扁平,胚小,千粒重65438±0.4克
柴胡主根圆锥形,柔软,红褐色。茎单生或2 ~ 3丛,茎上部分枝成之字形。茎基部有褐色或红色纤维状叶柄残留。茎生叶和茎下部叶有长柄、条或窄条,具5 ~ 7脉。叶宽3 ~ 7毫米。开黄花的复伞形花序。双吊果椭圆形,侧面略扁,灰褐色,长2-3毫米,宽1.5-1.8毫米,连合部略收缩,果缘5厚而钝,吊果横切面近五边形,胚乳周围管状,胚乳背部圆形,腹面平坦,软骨质,胚小,千粒重65433。
陕西是北柴胡DC的主要产地之一。一般国产柴胡春秋两季均可种植。春播多用于生产。下面简单介绍柴胡的种植方法:
一、选地准备柴胡。野生柴胡多生长在向阳的荒山、小灌木丛、丘陵、林缘、林间空地等。具有较强的抗旱、耐寒、耐瘠薄的特性,怕高温、怕涝。它在肥土、沙土和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应选择土层深厚(50cm以上)、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或壤土地进行种植,将所选地块翻30 cm以上,耙平土块,每亩施腐熟肥料2500kg,同时施50kg过磷酸钙和20kg硫酸钾翻入土中作为基肥。
二、种子处理1、选种:应选择二年生柴胡种子播种。有些柴胡植株当年开花结果,但其发芽率低,一般不适宜播种。柴胡播种后第二年生产的种子用于生产。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柴胡种子的发芽率逐渐下降,贮藏12个月后发芽率几乎为零,隔年的种子不能用于生产。
2.播种量:根据播种方式的不同,耕作条件好的平地一般采用条播,每亩1.5斤种子;坡地播种,每亩耗种2.5斤。
3.种子处理:柴胡种子如果播种前不处理,发芽时间长,出苗率差。因此,播种前进行相关处理是必要的。处理主要有三个步骤:一是淘洗种子,用水浸泡柴胡种子,撇去水面漂浮的霉变种子和谷壳;然后用0.5%-0.8%的高锰酸钾浸种8-12h。高锰酸钾溶液不宜过多,以淹没液面的种子为好,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然后将高锰酸钾溶液过滤后与草木灰和土混合,混合比例为1份种子:1份草木灰:1份细土。
通常,在灌溉条件差的地区不进行催芽处理。以免发芽后缺水死亡。
三、播种合理密植1,套种:柴胡苗在高温强光下易萎蔫,一般第一年套种玉米(第二年不用套种任何作物),每亩套种1500-2000株玉米。阳历6月初播种时,柴胡种子小,条播时开沟深度约1.5cm,行距10-15cm。然后将处理过的柴胡种子均匀地对半播种。每隔15天播种剩余的普通种子,保证发芽率。播种时要尽可能考虑气象因素,播种后3天内下雨发芽更好。
2.株距和补种:一般播种后20天左右出苗。出苗前要保持土壤湿润,用2厘米厚的麦秸和稻草覆盖。当幼苗基本盛开时,去掉地膜,让幼苗充分接受阳光。当苗高达到15 cm时,进行补植。株间距5cm,不允许种植过多过密,否则会影响商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