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教学计划
幼儿园安全教案1活动名称:安全用电
活动目标:
1,增强孩子对电的理解。
2.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
3.让孩子知道如何安全用电。
活动准备:
安全与危险用电量对比图(电视、冰箱、微波炉、洗衣机、热水器、电脑等。)
活动流程:
首先,开始部分
问题:你有没有在家里没人的时候一个人用电的经历?如果是,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
第二,膨胀部分
1,让孩子讨论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你知道任何不安全的用电方式吗?为什么?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如何正确、安全地用电。
4.结合图片让孩子判断哪些用电方式安全,哪些不安全。
5,利用现有的电学知识,谈谈如果有人触电,你想救他,你该怎么办。
6、老师板块,进一步告诉孩子用电时要在大人的监督下使用正确的方法。
第三,结尾部分:
图片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让孩子与同龄人交流,树立安全用电意识。
幼儿园安全教学计划第二部分教学目标:
1,通过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冬季安全应该注意什么,从而从思想上理解冬季安全的重要性。
2.教育孩子增强防滑防坠冰意识,为了冬天的身体和生命安全。
3.教给学生一些自救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对话导入
冬天来了,需要注意什么?(自由谈话)
第二,看图,知道危险
老师:冬天来了,天气变冷了。河里的水呢?
老师:有些孩子会跑到冰上玩。安全吗?(小朋友自由讨论)
虽然我们看到的这条河是冰冻的,但是冰冻的冰不是很厚。如果我们上去玩,它很容易掉水里,会有生命危险。
欣赏图片(溺水图片)
老师:你在图片中看到了什么?
你认为他们为什么会掉到水里?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防止溺水?
第三,自我保护方法
老师:孩子应该做的是保护自己。千万不要一个人去河边玩。
(1)教育孩子,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禁止在河流、池塘、无盖水井玩耍、游泳。不能单独或集体去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孩子在往返公园的路上不要在河里玩水、游泳。
(3)我们是幼儿园的孩子,很多同学不会游泳。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水库里、池塘里、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救援。我们应该向成年人求助或拨打“110”。
四、总结:
生命安全很重要,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做危险的事情,也不要去河边和没人的地方玩。如果要去,必须有大人陪同。
幼儿园安全教案3教学形式:小组或分组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表演法、行为分析法、游戏童谣法
活动目标:
1.要知道如果走失了,可以向警察求助,并说出自己的电话号码。
2.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核心要素:人迷失了,耐心等待父母归来。
请报警求助电话清除地址。
活动准备:组织孩子排练《在公园里》(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的声音)的情景喜剧和录音。
基本流程:
(1)进口活动:
1.让孩子听特殊车辆(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的声音(录音)。
2.问:“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向谁求助?
(2)关键步骤:
1.情景喜剧表演:《在公园里》
2.引导孩子想一想,说一说小明为什么会迷路,迷路后他做了什么?
3.孩子和家长出门需要注意什么?
(3)老师总结的
引导孩子阅读核心要素。
活动扩展:
可以组织小朋友在全园做一次幼儿和老师安全教育的宣传活动。老师指导一部分孩子做宣传栏,另一部分孩子表演,给大家念三字经儿歌。
家庭互动:
1.父母应该随时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
2.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记住家里的电话号码和地址。
注意事项:
1.引导孩子通过阅读理解核心元素的含义。
2.教育孩子不要随便把家里的地址和电话告诉陌生人。
活动反映: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部分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3.你认为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善?
附:情景喜剧
执行摘要:
妈妈带着小明逛公园,但是今天的天气真的太热了!当他们走到售货亭时,小明吵着要妈妈去买冰棍。妈妈没办法,只好排队买冰棍。这时,小明突然看到草丛里有一只小松鼠。不知不觉中,他已经带着小松鼠跑了。
“妈妈!妈妈!”小明终于想起了妈妈,可是妈妈在哪里呢?他看不到妈妈,只好大声哭。
这时,公园里的警察叔叔随着小明的哭声走了过来。小明赶过去,顺着他家的电话和地址找到了警察叔叔。最后,在警察叔叔的帮助下,小明安全回到了家。
幼儿园安全教学计划第四条活动目标:
1,明白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有危险。
2.通过辨别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本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一本儿童读物。
2.一段电线,一个插座和一个“电”的标志。
活动流程:
1,在老师提问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电器的使用方法: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电器。你知道哪些电器?他们是做什么的?
(2)这些电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没有这些电器能做什么呢?
(3)你知道电来自哪里吗?(电站)(4)老师总结:电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是我们的好朋友,但是这个朋友有时候会发脾气,会伤人。
2.展示电线,给孩子们介绍相关知识。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内外有什么不同。
(2)老师介绍:这是一根导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的,包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手里没有电。但是如果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就会有危险。
3.组织儿童讨论:
(1)你家电线坏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带包好)(2)在路上看到电线断了怎么办?(绕过去)4。展示插座,给小朋友介绍相关知识。
(1)这是什么?有什么用?
(2)老师介绍:这是一个插座,里面是铜线或者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把手伸进去,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身上,很危险。除了人和铜,水也能导电,所以小孩子不能用湿手接电。
(3)出示“电”的标志让孩子知道,知道看到“电”的标志,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5.引导孩子观察童书。看图说:图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他们做得对吗?
让孩子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自我保护。活动开始前,给孩子们展示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安全用电方面,请小朋友再看一遍用电器的对错视频,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幼儿园安全教学计划第五章活动目标
1,通过真实案例让孩子知道随便吃的危害。
2.引导孩子乐于探索、交流和分享,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
要准备的活动
真实案例《卡在喉咙里的五角星》;
图片:
1,被老鼠和苍蝇咬过的食物。
2.过期食品。
3、腐烂的食物。
4.假冒伪劣食品。
5.未清洗;每组有一个小篮子(配图片如:小孩边走边喝水;吃饭时大笑;吃很多冰淇淋;把铅笔放进嘴里,等等。)
活动过程
一、真实案例《卡住气管的五角星》(以讲故事的形式!你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老师解释: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天,五岁的龙龙突然不停地咳嗽,有时会喘不过气来,晚上也睡不好。爸爸妈妈赶紧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他们做了很多检查才判断是重感冒。住院一周后,病情好转,回家了。但是回到家,龙龙不停地咳嗽,一夜都睡不着。他们不能躺下或坐下,这很不舒服。爸爸妈妈担心死了。焦虑的父母搭便车去了离家很远的医院。最后,经过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医生检查后,医生从他的喉咙侧面取出了一颗大铁五角星。医生说五角星卡的地方一般检查很难发现。幸好爸爸妈妈及时赶到,不然就有生命危险了。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痊愈了。医生告诉龙龙:“以后,你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进嘴里。”
讲述后,提问:
1.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2.龙龙的身体舒服吗?
3.一开始医生有没有检查出五角星?为什么?
4.龙龙的父母怎么样?
5.最后,医生从他的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6.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
7.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进嘴里吗?
总结: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焦急。龙龙怎么会把这么大的五角星放进嘴里呢?幸运的是,爷爷巧妙的技术救了龙龙。希望所有的孩子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要随便往嘴里塞东西。
二、经营活动
1,请把小筐里没有做对的图片挑出来说原因。
比如孩子走路喝水的时候很容易呛到。
2.老师巡视观察孩子,引导他们互相讨论。
幼儿园安全教案6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中暑的原因。
2.了解一些防暑常识。
3.知道中暑后简单处理。
二、活动准备
关于中暑的图片,雨伞,帽子,冰块,毛巾。
三、活动过程
(1)引言
老师:孩子们,夏天阳光灿烂,烈日炎炎。如果长时间暴露在烈日下,或者在高温环境下活动,人体内的热量无法散发,很容易引发急性疾病。这种病通常被称为“中暑”。为了避免这种疾病,我们应该知道如何预防中暑。你知道如何预防中暑吗?(小朋友随口答)
老师总结:我们都知道夏天是最容易中暑的时候,而中暑是高温环境导致的疾病,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如何预防中暑。
(1)夏天在家要多喝白开水,补充出汗流失的水分。
(2)夏天出门要带帽子或雨伞,不要暴晒。
(3)从空调房到室外,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否则冷热变化太大,身体难以适应。
(4)在夏天,我们不应该做太多的运动。人在疲劳状态下受热容易中暑。
(2)展示图片
老师:小朋友,中暑了怎么办?现在我们来看图,看看中暑了会怎么样。
小朋友自由回答。
老师:刚才小朋友都知道中暑了会怎么样?你知道中暑后该怎么办吗?(小朋友随口答)
老师总结;如果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人中暑了,那么我们就应该发扬互相帮助的良好精神,立即对中暑者采取急救措施或者向他人求助。中暑后,应采取以下抢救措施:
(1)首先要把中暑的人尽快脱离高温环境,背到附近阴凉或通风处,或者向附近的人求助。
(2)中暑的人也可以喝中草药,多喝开水。
(3)也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时送医院。
(4)你还要告诉爸爸妈妈配合幼儿园做好每天的防暑降温工作。
(3)情景游戏:中暑了怎么办?
让孩子模拟中暑后的场景,用老师提供的道具给中暑的孩子降温。
(四)学会中暑叮当
司;孩子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都知道什么是中暑?由此我了解了中暑的原因,预防中暑的方法和预防措施。老师还编了一句顺口溜,预防中暑。让我们一起学习。
(展示顺口溜)
司;嘿嘿嘿?
炎热季节预防中暑。
锻炼时间不宜过长。
浅色的衣服和帽子最合适。
最好的饮料是淡盐水。
预防中暑,保持健康。
孩子们拍手,有节奏地大声朗读。
四、活动结束
1,评估
2.摘要
幼儿园安全教学计划第七章活动目标:
1,孩子基本能掌握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2.能够在理解歌词后进行原创歌词创作,并愿意进行歌词创作;
3.知道身边有什么危险,学会保护自己,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活动准备:
1,打火机、插座、暖水瓶、药瓶各一张。一个孩子手指被烫伤,一个孩子触电,一个孩子烫伤,一个孩子摔倒。
2.图的注释。如:打火机(图片)X,小孩手指烫伤(图片)。
3.三只小猴子的图片,音乐,黑板,纸和笔。
活动流程:(1)第一部分:幼儿练习声音,复习歌曲《三只小猴子》,熟悉歌曲的旋律。
1,孩子和音乐用歌声向老师和孩子问好!练练嗓子!1234|5—|5432|1—||
老师的指示:“我们平时和老师朋友打招呼。今天,我们要换一种不同的方式打招呼,认真倾听。”(老师边唱边引导孩子回答。也可以和有孩子的孩子打招呼)
2.教师展示三只猴子,引导幼儿复习歌曲《三只小猴子》;
老师的指示:“看,今天我们请了三只小猴子做嘉宾。孩子们还记得他们的歌是怎么唱的吗?”请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
(2)基础部分:幼儿听老师的示范演唱,幼儿根据图片学习老师改编的歌词,并进行跟随和创作。
1,老师唱了歌词改编后的歌曲《三只小猴子》,引导孩子认真听;
老师指示:“老师觉得《三只小猴子》的曲子很好听,所以我也给孩子们带了一首。仔细听听歌里说的是什么?”
2.展示图片和饰品,老师会第二遍唱,引导孩子观察图片,理解歌词的意思。
老师指示:“刚才朋友说歌里唱的是什么。现在看黑板上老师的图片,听老师根据图片唱一遍。会唱歌的朋友可以低声跟着唱。”
3.让孩子分组或男女分组,边看图片和装饰边和老师一起唱歌,让孩子熟悉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4.引出歌名《不要碰危险的东西》,引导孩子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危险;
老师指示:“这首歌的名字不是《三只小猴子》,而是《不要碰危险的东西》。朋友们在想,除了这些危险,生活中还有什么?不小心保护好自己会怎么样?”
5.孩子们会把自己发现的危险和不小心会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老师会在这个时候唱歌;
老师的指示:“老师给你准备了一张纸和一支笔。请孩子们把你发现的危险和将要发生的事情记录在纸上。”
6.教师汇总幼儿记录,选择两三首有特色的幼儿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引导幼儿唱自己的画;
老师的指示:“老师选了三个朋友的画。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告诉我们不要碰危险的东西的?"
7.孩子把自己的唱片唱给身边的朋友听,分享给朋友,提醒朋友注意安全;
老师的指示:“朋友们都想当小保安,所以现在把你们的歌唱给身边的好朋友听,用你们的歌告诉他们,这些是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3)结论:老师引导孩子唱自己的歌给同班的孩子听。老师总结这个活动。
老师指导孩子唱自己的歌给同龄的孩子听;
老师的指示:“作为保安,要学会保护自己,也要提醒别人保护自己,所以今天老师就带你去隔壁的大课堂。我希望你能唱自己的歌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不要碰危险的东西,好吗?”
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作曲的快乐,也增强了他们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意识。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这让我感到欣慰。这种安慰在于,短短三周的儿童安全教育没有白费,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渐成熟和成长。这种活动可以继续延伸,比如和大孩子一起的活动,和小孩子一起宣传安全卫士的活动。相信这样会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
幼儿园安全教学计划第八章活动目标
1.通过玩游戏,孩子们可以初步明白,过马路的时候,我们大人小孩都要遵守交通规则。
2.培养孩子遵守纪律的习惯,以及初步的安全知识,从而学习自我保护的潜力。
活动准备:
交通灯的图片和在儿童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交通标志功能的幻灯片。
由纸板、红色、绿色和黄色头饰制成的交通灯。
活动过程
1.展示交通安全图片,引出话题:“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然后老师和孩子一起认识灯的三种颜色,通过对儿歌的理解,初步理解“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停。”
2.老师解释了游戏规则。(把孩子分成两组。一组是汽车,另一组是走路的小孩。当汽车行人看到红灯时,他们必须停下来。当他们看到绿灯时,他们可以行走...)
3.在游戏中,老师注意引导孩子们遵守交通规则。
4.游戏结束后,孩子和老师一起总结,对遵守规则的孩子进行表扬和奖励,并要求他们将这些知识带回家与父母分享。
5.从活动中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的安全事项:细嚼慢咽、走路看路、不随意与陌生人同行等。
游戏:交通灯
幼儿园安全教学计划9教学目的:
1.对学生进行电气、防火、防水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让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在遇到危险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2.培养学生的自我生存能力,让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树立用电、防火、防水等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观念,增强安全意识。
资料准备:安全教育读本
教学过程:
第一,电力安全
1.学生家里有什么电器?因为熟悉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2.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学生: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家庭中的电器越来越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和乐趣。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所以,出于好奇,不要自行拆修电器,更不要私自拉接电线,随意拆卸电器。使用和操作电器时,注意不要弄湿水。一旦电器发生故障,应立即切断电源。
二、消防安全
1.提问讨论:如果你家失火了,或者看到邻居失火了,你该怎么办?(学生各抒己见,各说各的办法,肯定正确。)
2、根据讨论,结合《安全教育读本》给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第三,防止溺水
回想在学校游泳、钓鱼、玩水引发的溺水事故,结合目前天气炎热,要求学生游泳时有大人陪同,未经允许不得在沙滩、水库游泳。即使在游泳池,他们也必须严格遵守规则。
第四,课堂总结。
5.作业: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东西,写下来,说说如何注意。
幼儿园安全教案10一、活动目标:
1.学会听和理解故事。
2.能说出你自己和你母亲的名字。
3.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挂图,故事胶带,动物头饰,警服。
2.让孩子在上课前知道妈妈的名字。
三、活动过程:
1,听组合,享受故事:
1),邀请老师带动物头饰给小朋友表演故事《小鸭找家》。让孩子们再说一遍:——“故事里的小鸭子怎么了?”——“谁来帮它?小鸭子最后找到妈妈了吗?”老师总结:小鸭子迷路了,找不到家了。兔子、猪和鸟来帮助他。最后,小鸭子找到了他的妈妈。
2)展示故事背景挂图,听故事磁带。孩子们谈论小动物。听完故事后,请回答问题:-"兔子对小鸭说了什么?小鸭怎么回答的?”——“猪对小鸭说了什么?小鸭怎么回答的?”——“小鸟对小鸭说了什么?你帮小鸭子找到妈妈了吗?”老师总结:小鸭子迷路了,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和妈妈的名字,所以兔子和猪都帮不了他。小鸟飞了起来,喊道:“谁丢了它的宝宝?”鸭妈妈听到后说:“我的鸭宝宝丢了!”“这才发现这只小鸭子!
2.情景问答《寻找家》:“有一天你和父母去逛街,你迷路了,你急得哭了。这时警察叔叔走过来问你: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你父母叫什么名字?你会怎么回答警察叔叔?“老师扮演警察,孩子扮演走失的孩子,练习说清楚自己和妈妈的名字。总结:孩子走丢了要找警察叔叔帮忙,不能和陌生人一起走!
3.老师带小朋友们随着音乐表演《鸭妈妈带小鸭》,模仿小鸭走路,结束课程。
四。活动的扩展:
1,把孩子的书和头饰放在区域活动中,让孩子看,说,试着表演故事。
2.情境问答的内容可以不断丰富,可以逐步增加父亲、爷爷、奶奶等家庭成员的名字,可以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家庭住址或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