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血府逐瘀汤,出自哪本书?
众所周知的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林逸改措》,说“血府逐瘀汤治胸中瘀血”。
《医林辨误》二卷,清代王清任所撰,1830出版。第一卷有两个内容,一是讨论脏腑解剖,提出王绘制的解剖图谱和一些生理学上的新观点,以纠正古人在解剖和生理认识上的一些错误。
二是探讨王运用活血化瘀三方的临床经验。第二卷主要论述了瘀血在半身不遂、瘫痪、瘟疫、惊风、月经、胎病、痹症、癫狂等疾病中的病机和辨证治疗,以纠正古人对这些疾病认识和治疗的错误。
该书收录了王自拟或加味古方32个活血化瘀方药及其临床应用经验。
知识扩展:
《林逸改错》是我国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本书首发于1830。它分为两册,包含了许多关于临床医学的宝贵经验、理论和认识。
《医林改错》的主要内容包括脏腑解剖、三焦学说、气血学说、血瘀病机、活血化瘀治疗原则、药物、方剂及临床治疗。
其中,王清任通过对临床实践的深入观察和总结,提出了“瘀血致病”的病机学说,认为瘀血是许多疾病的主要病因。他主张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因瘀血引起的疾病,如胸痛、胁痛、心痛、痛经、跌打损伤等。
在《林逸改错》中,王清任对脏腑的解剖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三交进行了新的划分,并纠正了古代医籍中有关脏腑描述的一些错误。他强调气血学说,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失调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他还提出了瘀血的病机学说,认为瘀血是许多疾病的主要病因,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
此外,《医林改错》还包含了许多临床实用的治疗方法和方剂,如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等。这些方剂对血瘀引起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总之,《林逸盖误》是一部影响很大的医学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宝贵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尤其是瘀血病机理论和活血化瘀原则的应用,对临床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