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医药大学的规模
截至2013、10年底,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药学、中药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2个。有中医学、七年制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市场营销、护理、公共企业管理、医学影像(医学影像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康复治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实验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等。
截至2013年4月,学校拥有7个福建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康复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药学、中医学;福建省有两个特色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和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方向);截止2010,165438+10月23日,学校拥有1福建省国家重点学科:临床中西医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福建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截至2011)伤寒学中医文献方剂学诊断学中医脾胃病中医骨科康复学中医护理针灸化学中医临床内科学中医急诊医学中医保健推拿中医分析临床中医基础中医心理学中医预防医学科设置。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骨科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 福建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体育系、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相关机构
福建中医药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中医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福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漳州医院、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宁德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三明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州福清卫生学校、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国际培训中心、福建中医药大学屏山制药厂、福建中医药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学校1998、2000年、2002年、2006年、2009年五次被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02年和2007年,学校两次在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3年成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建设的八所重点大学之一。2011被评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2010 12、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中医专业试点认证。学校有康复护理学、中医诊断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两个国家教学团队,即中医康复和中医诊断学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专科,分别是中医、针灸推拿、中西医护理和临床医学;1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经络穴位学;1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药人才学习创新实验区。截至2013、10,学校拥有国家(局级)三级科研实验室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病理生理学实验室针灸生理学实验室骨重建生物力学实验室中医康复技术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药药理学(细胞结构与功能)实验室中医细胞生物学实验室省重点研究室福建省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运动功能康复重点实验室
截至2013,论文资源总量达到1053000份;各类学术电子资源容量达到38TB,文献资源基本覆盖学校所有学科。线装古籍约1662种,9923册(其中古医籍约1400种,8000册),其中以陈修园、宋慈、杨世英、郑奋扬等福建古代名医的80种著作最具特色。福建地域特色文献12种,390多卷。
学校另有期刊《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主要刊登中医药研究和中西医结合的新成果、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临床经验。为弘扬中医药文化,追踪科技前沿信息,2006年,学校开设了“岐山讲坛”,先后聘请了陈可冀、陈开先等著名专家学者作学术专题报告。
学校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马来西亚、台湾省、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研究和医疗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