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黄瓜和哈密瓜的利弊
南瓜(前进史鸷)、王瓜(滇南草药)、刺瓜(植物名称与事实考证)的异名。
来源是葫芦科黄瓜的果实。
植物形态黄瓜为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均为粗毛。
茎细长多刺。
有卷须。
单叶互生;叶片三角形,宽卵圆形,长宽约12 ~ 18 cm,掌状3 ~ 5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两侧毛粗,叶缘锯齿状;叶柄厚,有粗糙的毛。
花单性,雌雄同株,有短茎;雄花1 ~ 7,腋生;1雌花单生,或数朵花组合;花萼5裂,裂片钻形,长8 ~ 10毫米,具长毛;花冠黄,5深裂,裂片椭圆形披针形,先端锐尖;雄蕊分开,着生于萼筒;花丝短,花药长圆形;子房下位,花柱短,有3个柱头,胚珠多。
果实圆柱形,幼时蓝绿色,老时黄色;表面稀疏短刺,有明显突起。
种子椭圆形,平,白色。
花期从6月到7月。
结果期为7-8月。
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这种植物的根(黄瓜根)、茎(黄瓜藤)、叶(黄瓜叶)也都入药,每一种都有详细介绍。
七八月份采集的水果很少用。
黄瓜的化学成分含有葡萄糖、鼠李糖、半多孔糖、甘露糖、木糖、果糖、芦丁、异槲皮苷、精氨酸葡萄糖苷等糖苷。
还含有咖啡酸、绿原酸、多种游离氨基酸、维生素G(核黄素)、维生素C-10.3 mg%。
还含有1 mg%的挥发油,其中60%为2,6-壬二烯醇,10%为2,6-壬二烯醛。
黄瓜头是苦的,苦的成分是葫芦素A、B、C、d。
种子含脂肪油,其中油酸58.49%,亚油酸22.29%,棕榈酸6.79%,硬脂酸3.72%。
药理作用葫芦素C在动物实验中具有抗肿瘤作用,且毒性较低。
甜瓜:甜瓜的营养和食疗作用。
甜瓜也叫香瓜或哈密瓜。甜瓜因味甜而得名,又因气味芳香而被称为哈密瓜。冬瓜是夏瓜,营养价值可与西瓜媲美。据测定,甜瓜除水分和蛋白质含量低于西瓜外,其他营养成分均不低于西瓜,而芳香物质、矿物质、糖和维生素C的含量明显高于西瓜。多吃瓜有利于人体心、肝、肠系统的活动,促进内分泌和造血功能。中医证实,冬瓜具有“解暑、消渴、利尿”的显著功效。
葫芦科是一年生匍匐草本植物。西瓜起源于非洲热带沙漠地区,北魏传入中国,明代开始广泛种植。现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果肉生吃止渴清燥,可消除口臭,但瓜梗有毒,生吃会中毒。据专家鉴定,各种香瓜富含苹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甜菜茄、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对传染性高热、口渴有很好的疗效。
性味:哈密瓜味甘、寒、无毒;瓜地苦、寒、毒。归经:入胃、肺、大肠。功效:冬瓜能清热、消暑、止渴;瓜子能清热解毒,利尿,瓜蒂可诱发胸膈痰涎及有毒食物,或作外用药。适应症:冬瓜治暑热烦渴;甜瓜籽治肠痈、肺痈;甜瓜蒂被外部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鼻炎和在鼻子里的结节病。
禁忌:1。脾胃虚寒、腹胀便溏者不宜食用。
2、有吐血、咯血、胃溃疡和心脏病史的患者应谨慎食用。说明:瓜蒂为瓜蒂,中药学名称为“苦丁香”。处方参考:1。哈密瓜洗净,随意食用,解暑。2、香瓜子30克,加糖适量,捣烂研末,温开水送服,治肠痈、肺痈。3、香瓜子15g,炒全当归30g,蛇蜕3g,晒干研成粉末,每次10g,每日三次,治肠痈(阑尾炎)。4、瓜叶捣碎敷于患处治疗头癣。5、香瓜蒂灼,研磨成粉,也可与细辛粉同用,取少许吹入鼻内,每日三次,治慢性肥厚性鼻炎及鼻腔。6.将哈密瓜蒂晒干并磨碎,分成三份,每次0.1g。首先,用一个部位从两个鼻孔深深吸气。大约40分钟后,清洁鼻腔,然后吸入另一部分,然后每隔40分钟完成最后一部分。七天后同样吸入0.1 g,0.4 g为一个疗程,治疗黄疸或无黄疸感染性肝炎、肝硬化。一般慢性肝炎两个疗程即可;如果是肝硬化,就需要三到五个疗程。服药后鼻腔流出大量黄水,每次可达100毫升。服药时,患者头部一定要前倾,使黄水滴出,不要吞服,以免腹泻。有时会出现头痛、寒战、发热、感冒样症状,或肝脾疼痛加重,一天后此类症状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