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伟颗粒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国家基本药物4概述5药典标准苏伟颗粒5.1产品名称5.2处方5.3制备方法5.4性状5.5鉴别5.6检查5.7含量测定5.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5.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5.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5.7.4测定5.8功能与主治5.9用法与用量5.10规格5 药学汉语拼音6.4成分6.5性状6.6功能主治6.7规格6.8苏伟颗粒用法用量6.9苏伟颗粒禁忌症6.10苏伟颗粒不良反应6.11注意事项6.12苏伟颗粒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6.13备注7参考文献附件:古籍中的苏伟颗粒1。 *其他版本的药品说明书涉及苏伟颗粒1拼音WYEI SūKún。

2英文参考苏伟颗粒[中医药术语委员会。中医术语(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和苏伟颗粒相关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基本药物序列号

目录序号药品名称剂型规格零售单位指

价格类别备注754 61苏伟颗粒5g(无糖)袋3.3中成药部分* 755 61苏伟颗粒15g袋3中成药部分备注:

1.表中备注栏标有“*”的剂型规格为代表性产品。

2.表中备注栏带“△”的剂型规格,同剂型其他规格为暂定价格。

3.剂型规格在备注栏中注明。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均以相同用法用量为基础,按照药品比价规则计算。

4.表格中剂型一栏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概述苏伟颗粒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紫苏梗、香附、陈皮、佛手[1]。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的功效。【主治】气滞胃痛,表现为胃脘胀痛,向两边逸散,嗳气或憋气减轻,郁怒加重,胸闷,纳差,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细;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见上述证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记载了苏伟颗粒的药典标准。

苏伟颗粒的药典标准5.1称为苏伟颗粒。

苏伟科力

5.2处方:紫苏梗166.7g,香附166.7g,陈皮100g,橘子166.7g,佛手100g,枳壳166.7g,槟榔108。

5.3准备上述八味药材,将紫苏梗、香附、陈皮、橙子、佛手、枳壳蒸馏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器储存;将药渣、槟榔、鸡内金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65438±0小时,滤过,合并滤液,相对密度浓缩至65438±0.35 ~ 65438±0.38(70 ~ 80℃),加入蔗糖和糊精的混合物(蔗糖3.5份,糊精65438±0份)。或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6 ~ 1.29 (70 ~ 80℃),加入适量糊精、甜菊素2.7g、羧甲基淀粉钠0.7g,制粒,干燥,喷入挥发油,混匀,得333g[规格(2)]。

5.4性状(1):本品为浅棕色颗粒,微苦。

规格(2):本品为浅棕色至棕色颗粒,味苦。

5.5鉴别(1)取本品5g[规格(1)]或2g[规格(2)]粉碎,加甲醇25ml,超声20min,过滤,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点于用0.5%氢氧化钠溶液配制的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 17: 13)为展开剂。然后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20: 10: 1: 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喷三氯化铝试液,在紫外光(365nm)下检查。在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2)取【鉴别】(1)项下的供试品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一辛弗林对照品加入甲醇,制成每1毫升含0.2毫克对照品溶液的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水(4: 1: 5)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喷茚三酮进行试验。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本品30g[规格(1)]或10g[规格(2)],研细,加石油醚(30 ~ 60℃)50m l,用冷水浸泡20小时,不时摇匀,滤过,滤液蒸发,残渣加乙醇0.5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苏梗对照药材0.5g,用同样方法制备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试验(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b),取供试品溶液20μl和对照药材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19: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干燥。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取本品45g[规格(1)]或15g[规格(2)]置1000ml圆底烧瓶中,加水500ml,计沸石,照挥发油测定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X D)操作。加热至沸腾并保持微沸5小时,冷却,分离乙酸乙酯层,置于2ml容量瓶中,加入乙酸乙酯至刻度,加入0.5g无水硫酸钠,摇匀,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α-香附酮对照品,加入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根据气相色谱法(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E)的试验,以5%苯基-95%甲基聚硅氧烷为固定液的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32mm,膜厚0.25μm)编程升温:初始温度100℃,保温2分钟,然后以每分钟0.00℃的速度升温。拆分比例为1: 1。吸取上述两种溶液65438±0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色谱中,应出现与对照品色谱峰保留时间相对应的色谱峰。

5.6检查应符合颗粒项下的有关规定(药典2010版附录一C)。

5.7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一部2010版附录ⅵ D)。

5.7.1色谱条件及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酸-水(35∶4∶6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3纳米。理论塔板数以柚皮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5.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柚皮苷对照品、橙皮苷对照品、新橙皮苷对照品各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柚皮苷80μg、橙皮苷20μg、新橙皮苷20μg的混合溶液,即得。

5.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不同装量的本品,混匀,取适量,研磨,约取1.2g[规格(1)]或0.5g[规格(2)],准确称定,置于带塞锥形瓶中,准确加入250Wml甲醇,塞紧,称定重量。

5.7.4测定方法准确吸取5μl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产品。

本品每袋含量不少于35.0毫克;柚皮苷(c 27h 32 o 14);橙皮苷(C28H34O15)含量不得少于7.0mg;新橙皮苷(C28H34O15)含量不得少于12.0mg

5.8功能与主治: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胃痛,表现为胃脘胀痛,向两边逸散,嗳气或憋气减轻,郁怒加重,胸闷,纳差,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细;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见上述证候。

5.9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天三次。15天为一个疗程,可服用1 ~ 3个疗程或遵医嘱。

5.10规格(1)15克每袋(2)5克每袋(不含蔗糖)

5.11存储密封。

5.12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二次增补

6苏伟颗粒药品说明书6.1药品类型中药

6.2药品名称苏伟颗粒

6.3药学汉语拼音苏伟颗粒

6.4配料:紫苏梗、香附、陈皮、佛手、枳壳、槟榔、炒鸡内金。

6.5性状(1):苏伟颗粒为浅棕色颗粒,微苦。

规格(2):苏伟颗粒为浅棕色至棕色颗粒,味苦。

6.6苏伟颗粒的作用主要是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胃脘痛,表现为胃脘胀痛,可向两侧扩散,憋气或憋气时缓解,加重郁怒、胸闷、食欲不振、排便不畅、慢性胃炎。

6.7规格(1) 15g每袋(2) 5g每袋(不含蔗糖)

6.8苏伟颗粒用法用量:用适量开水冲服,搅拌至完全溶解。如果时间长了有少量沉淀,摇匀。一次1袋,一天三次。15天为一个疗程。

6.9苏伟颗粒的禁忌症孕妇忌用。

6.10苏伟颗粒的不良反应为偶见口干、杂音。

6.11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保持情绪稳定,不要生气。

2.少吃生冷油腻难消化的食物。

3.糖尿病患者和患有严重慢性病如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4.如果服药3天后症状没有缓解,就要去医院了。

5.儿童、老人和体弱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6.对苏伟颗粒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苏伟颗粒性质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督下使用。

9.请将苏伟颗粒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10.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药物,请在使用苏伟颗粒前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6.12药物相互作用如果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生或药剂师。

6.13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