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是在什么背景下编纂《本草纲目》的?
因为李时珍找到了旧版?草药?漏洞很多,甚至错误很多,所以李时珍决定写一本更详细、更无错误的药理学著作。之后,李时珍阅读研究了数百种药物书籍,并游历多地,亲身尝试药物,总结药物的特点,分门别类详细记载,最终完成了《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巨著《本草纲目》。
李时珍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李时珍年轻时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喜欢看一些医学书籍。长大后,李时珍追随父亲的脚步,成为当地的名医。李时珍一边给病人看病,一边看了很多医书。他发现老了?草药?谬误很多,需要修改完善。此时,《本草纲目》的雏形已经深深地印在了李时珍的脑海里。后来,李时珍有幸在泰医院工作,在那里李时珍看到了很多药类书。但李时珍发现书中有些药物的特性和生长情况不是很清楚。为了使后人有完善的医学著作可供参考和研究,李时珍决定编纂《本草纲目》。但是,目前仅仅依靠书本上的药物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亲自去收毒品,把每一种毒品都找出来,然后详细记录。
李时珍每到一个地方,就开始寻找当地的特产药物。如果有什么不知道的草药,或者他不确定这种草药的特性,他就向当地居民征求意见。为了编纂《本草纲目》,李时珍走遍了江西、江苏等许多省份,经过夜以继日的编纂和多次修改,李时珍终于在60岁时成功地编纂了《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一书记载药物1892种,方剂10000余方,动植物图片11000幅,涵盖范围广,内容丰富。此书至今仍是历代医家重要的医学参考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