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儿童茶简介

字典:儿童茶源“饮饭正”的音名为HáiérChá,又名乌蝶泥、吴磊泥、乌定泥(纲要)、西斜(中医形态学经验鉴定)。它是将豆科儿茶或茜草科儿茶的枝叶煎煮液浓缩得到的干燥提取物。原形①儿茶落叶树(本草),613米高。树皮呈褐色或灰褐色,常剥成薄片,但不脱落。小枝纤细和虚弱,棕色或者带绿色的棕色。叶为二回羽状复叶,互生;叶柄和叶轴长6 ~ 12 cm,均被长毛,叶轴基部有长圆形腺体;羽毛10 ~ 20双,长2 ~ 4厘米,柄短;小叶28 ~ 50对,平行排列或叠瓦状排列,几乎无柄,线形,顶部深绿色,底部较浅,两侧疏毛。总状花序腋生;花黄色或白色;花萼基部合为筒状,上半部分裂,裂片半圆形,有稀疏的毛:花瓣5,长披针形或椭圆形,先端微凹;雄蕊多数,突出于花冠之外;雌蕊1,子房上位,长椭圆形,花柱细长。荚果,柄长6 ~ 12厘米,宽1 ~ 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窄而楔形,扁而细,紫褐色,有光泽。7 ~ 8粒种子。花期为8月至9月。结果期为10 ~ 11月。云南、广西等地都有栽培。②儿茶常青藤。树皮棕色,有对生枝。叶对生;两片叶基部侧面有2个大托叶;叶柄长约1厘米;叶片革质,卵圆形或长圆形,长9厘米,宽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侧脉6-7对,除下脉外两侧无毛。多数花为腋生圆头状花序,总花梗长2.5 ~ 4厘米,上部近花处有4个小轮生总苞;花淡粉色,直径5 ~ 7毫米;花萼合生,先端5深裂,外面被短柔毛;花冠盘状,花冠筒纤细,裂片5,倒卵形;雄蕊5,生于花冠筒的喉部,有极短的花丝;雌蕊1,子房下位,2室,胚珠众多,外部被短柔毛,花柱细长,从花冠上突出很多,比花药长1倍。蒴果,细长和稍棱形,棕色,先端有宿存萼片和短花序梗。种子多数,线形。原产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产品有“儿茶膏”和“儿茶&;

具体可参考百科词条:儿童茶[最后修改于2009/12/80:10:16 * * 4051],自动匹配出以下结果。请自行辨别。